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2篇
管理学   2篇
劳动科学   1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6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8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宝良 《浙江学刊》2003,(1):172-177
本文通过对生员与绅士、士大夫、文人等不同概念之间的关系进行具体的考辨 ,指出生员是绅士、士大夫、文人的一员。作者认为 ,自明代中期以后 ,由于生员人数的不断增加 ,生员已从绅士、士大夫中分离出来 ,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阶层。而对生员层的研究 ,也必须从教育、官僚体制、社会经济诸面予以综合的考察 ,方可得出比较全面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高校理论宣传工作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来 ,党中央和江泽民总书记—再强调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不仅是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 ,也是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用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总书记关于“三个代表”等重要学说教育师生员工 ,是高等学校理论宣传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试就这一问题做一粗浅探讨 ,以期推进这一工作的进一步深入。一、高校理论宣传工作的制约因素分析1 背景因素 就国际环境来说 ,高校作为思想理论文化的集散地 ,是意识形态争夺的重要阵地 ,因此高校理论宣传工作要直接面对西方意识形态和各种学术流派…  相似文献   
3.
陈宝良 《浙江学刊》2001,(3):161-165
本文从衣食住行、社交礼仪以及文化生活诸方面,对明代生员层社会生活的真面相进行了适当的梳理,认为生员层的生活,既是仕宦阶层生活的一部分,却又与仕宦上层的生活有别;进而指出,明代生员层的生活在前后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岂是刑场     
段志强 《领导文萃》2013,(13):88-90
明太祖朱元璋定鼎南京,开基立业,首先面临的问题是人才缺乏:曾在元朝做官的人不愿服侍新朝,隐逸在山林的读书人又对这位暴发户皇帝没有好感,至于那一群开国功臣,不但武多文少,而且不易驾驭,都不是治国安邦的理想人选。朱元璋网罗人才的手段以恐吓为主。避居上海的秦裕伯不愿出仕,皇帝亲笔写一道手谕给他:"坚守不出,恐有后  相似文献   
5.
本文就清代四川书院教学和组织管理内容进行了阐述,主要包括书院的组建,山长的聘请,生员的收取,在校要求,经费来源、开支,图书的收藏及保护等内容,其中一些管理方法在现代教育中仍不失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结合乡村计生工作人员新调整的实际,近日,马集乡举办了计生业务培训班,对乡、村120余名计生工作人员进行了人口理论、人口形势、宣传教育、计生管理、政策法规、协会工作、优质服务等为主要内容的业务培训。进一步规范计生工作人员的服务行为、服务质量和服务标准,激发了乡村计生工作人员做好计生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明代的学校教育制度出发 ,对明代从中央到地方各类学校中的学生进行了分门别类的考察 ,分析各类生员别称的起源及其意义 ,各类学校中生员的种类 ,藉此说明生员别称的繁多 ,其实就是生员社会地位变化的真实反映  相似文献   
8.
明代地方学校生员录取制度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县试、府试、提学院道考试、保结等四个方面 ,对明代地方学校生员的录取制度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文章指出 :明初制度草创 ,生员录取尚未形成一套严格的制度体系 ;尽管科举具有相对的公平性 ,它使贫寒子弟在科学仕进上获得了一条进身之路 ,但荐牍、贿取之风的存在 ,致使科举在初级考试录取阶段就出现了不公平的现象。  相似文献   
9.
肖宗志 《北方论丛》2005,2(2):103-106
科举制的废除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举贡生员的出路问题只是其中一个直接和显性的社会问题。在考虑和解决这一问题上,清政府是积极和重视的,也是有所作为,自觉采取了一些措施来保证他们的出路;同时,清政府还提供机会,支持和认可举贡生员从事其他合法的活动。解决举贡生员的出路问题,保证了他们的生存和发展,推动了其职业分化和社会流动。但是,清政府解决这一问题也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  相似文献   
10.
明朝万历四十年(1612),是黄册大造之期。万历四十一年,徽州府休宁县二十五都三啚洪方村监生汪继夔等人以"取水救苗"为由,上呈休宁县,提出将率水洪方口段的"大溪河税伍亩入文昌户内当差"。当时署理休宁县事的徽州府同知要求册里(黄册里长)朱大道查报此事。朱大道查报无误后,休宁县准许"升科"。而相邻的上游二十四都一啚孚潭村生员许顺治等人认为"祖遗孚潭河塘","向业取鱼",用来"供祀宦祖唐睢阳许远公、张巡公双忠节祠"。所以许顺治等人以"贿积里书、朦胧升科、势占祀业"为由,先后上告至休宁县、徽州府、应天巡抚,反对洪方汪氏的"升科"行为。此案经过休宁县丞及里书查证,并经乡约、亲族调解,通过互换通行权与捕鱼权的方式实现了和解。通过此案可以看出,大造黄册之年,也是乡村产权关系调整之年。特别是万历初年张居正改革之后,至少在徽州地区,黄册仍然在赋役征收、产权确认等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