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6篇
劳动科学   8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4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23篇
理论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91篇
社会学   12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促成了电子商务等新的交易方式,冲击了传统的合同观念和交易规则。电子合同的出现对固有的要约承诺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在互联网背景下承诺何时生效?与传统的函电成交方式比较有哪些不同?原有的承诺生效原则还能否适用?  相似文献   
2.
【案例一】:吴某与某公司达成协议,约定聘用吴某为公司办公室主任,劳动报酬年薪不低于5万元,每月预发2100元,缺发部分年终补齐。吴某随即到公司上班,2个月后被公司解除劳动关系,期间吴某共领取工资3375元。吴某要求公司支付尚欠的工资7041.67元,吴某提交了一份只有吴某本人签名,而  相似文献   
3.
在日常生活中,唠叨言语行为频频发生,它往往导致交际的失败。从新经济原则规定的五项准则可以看出,唠叨言语行为导致交际失败的原因在于,它没有实现言语的优化配置和言语效用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4.
合同的成立与生效,是合同法律制度中两种不同的制度.《合同法》对此做了一些规定,然而我国目前现行民法和合同法均未对此作严格的区分。在实际生活中常常会将合同的成立与生效相混淆。大多数情况下,合同成立时即具备了生效的要件,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因而其成立和生效时间是一致的.但有时合同成立并不等于合同生效,不成立也不是无效.本文试图从合同成立与生效的概念、构成要件等方面来阐述二者的联系与区别,正确认定合同法律关系、合同效力及正确处理合同纠纷。  相似文献   
5.
未经股东会同意的投资入股协议(即参股协议)的效力是有效、无效还是效力待定.在实践中,不同法院对这类案件给出了不同的判决.鉴于此,笔者试图通过梳理相关的理论及法律法规,希望在审判实践中能够统一判决结果,为商人们未来订立参股协议起到具体的指引作用.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我国民法学界混淆了民事法律行为“有效”与“生效”及其各自要件。事实上,民事法律行为“有效”与“生效”在内涵、构成要件、法律后果上均有不同:前者本质是可以发生表意人期待的法律后果,系国家意志对私人意志的“过滤”,源于私权的国家强制,通过法律规范体现其价值诉求,基础是公序良俗之维系;后者本质是表意人受其意思表示约束,并不一定意味着发生其期待的法律效果,系私人意志的自我约束,源于意思自治,法律规范基于事实评判,基础是大众对表示意思的普遍认知。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由当事人各自的意思表示及其效力决定,并非抽象的“行为”的效力。此外,代理有效与民事法律行为有效在“发生行为人预期效果”的抽象层面上一致,但二者的法律效果、要件截然不同,且法律行为有效要件并不约束代理行为有效的成就与否。《民法总则》第145条使用的“有效”与第143条的“有效”有着迥异的法律意义,容易导致规范冲突,或需修订。  相似文献   
7.
王继红 《人才瞭望》2008,(8):106-107
劳动合同期限是指劳动合同的有效时间,它一般始于劳动合同的生效之日,终于劳动合同的终止之时。《劳动合同法》第十二条规定:“劳动合同期限分为固定期限、无固定期限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三种。”签订不同期限的劳动合同,当事人承担的法律责任不同,对劳动合同管理的难易程度也不同。  相似文献   
8.
“法院拒不执行生效判决”问题,尽管我国的立法尚未涉及,但却是司法实践中经常发生的问题,致使当事人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本文分析法院拒不执行判决行为的危害性及其产生原因,并探讨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文章对人体器官捐赠行为的法律性质进行了概述,分析了人体器官捐赠行为生效的要件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意思表示自愿和真实、不得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并试图进一步明确人体器官捐赠行为的法律效力:捐赠人的权利包括自主自愿权、生命健康权、知情同意权、隐私权、获取补偿的权利,捐赠人有如实告知自己健康状况的义务;受赠人的权利包括生命健康权、知情同意权、隐私权,受赠人有支付医疗费和对供体补偿的义务。  相似文献   
10.
要约的撤销是合同订立中可能存在的行为,在实践中使要约撤销权,很有可能损害受要约人的利益和社会效益安全,但不允许行使要约撤销权又可能给要约人造成不必要的合同损失和浪费,因此,能否正确行使该项权利,对保护合同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对于促进经济发展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