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3篇
管理学   2篇
劳动科学   1篇
人才学   3篇
丛书文集   8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38篇
社会学   7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辉  阿谁 《北京纪事》2009,(1):36-38
穿着厚实的羽绒服,打开罗兰钢管舞培训中心的教室门,巨大的反差让人有些眩晕:动感奔放的音乐中,16根明晃晃的钢管旁,穿着短背心、小短裤的时尚女士们,随着教练的口令,正跳得香汗淋漓。据说,她们绝大多数是都市白领,其中更不乏律师、会计师、IT工程师等高知人士。而工作人员的一句提醒——现在有记者来拍照,不愿意被拍的可以先出去,立即将学员们分化成了几拨:害羞的躲进了更衣室,无所谓的置若罔闻,乐于表现的则跳得更欢了。2007年,电影《合约情人》中,范冰冰就是在这儿大秀钢管舞,许多学员也过了一把演员瘾。  相似文献   
2.
《阅读与作文》2008,(4):10-13
然而,索菲亚也会唠叨说:“如果您年纪大了,那‘仍然’会让您有点儿难过”她数了一些和她同时代她最喜爱的男演员:杰克·尼克逊,比利·克莱斯托,辛苦·康纳利以及吉姆·卡瑞。毕竟,正如她所指出的那样.好莱坞绝对不是一个机会均等的主人.年龄的歧视“仍然是个大问题”,罗兰补充说:“我认为那将不会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3.
罗兰自传《<岁月沉沙>三部曲》以五十万言的文字真实而形象的再现了中国"五四"以来的社会历史。罗兰以个人的经历折射出时代的历史,融个人命运于时代变迁的社会洪流中。罗兰自传融文学、史料、图片为一体,堪称自传文学的范本。罗兰自传《<岁月沉沙>三部曲》以对历史的记忆与追寻,表现文化寻根的认同与归位,融个人与社会历史为一体,实现了对传记文体的创新与突破。  相似文献   
4.
能指的狂欢:罗兰·巴尔特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青 《江淮论坛》2006,(3):98-101
罗兰·巴尔特在《神话——大众文化诠释》一书中创建了带有文化批判色彩的符号学理论,在大众文化、媒介文化中产生了强烈影响。巴尔特认为现代神话概念可以有无限的能指,资产阶级开发的大众文化利用能指把一个符号的原初意义改变为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从而使大众失去人文精神。广告在大众传播过程中催生了人们的消费主义意识和享乐主义思想,构建起所谓的“时尚”,主宰着人们的日常趣味。这样,罗兰·巴尔特通过对时尚的分析,揭露了现代神话的欺骗性。  相似文献   
5.
我会学 句群展示:我家的花架上有一盆生机勃勃的紫罗兰。长长的深紫色的茎一节一节地从花架一直垂到地面,紫色的叶子更是稠密,有一回,我家的小花猫躲在它的后面,我险些没有发现。紫罗兰的叶子全生在茎节上,颜色全是紫的,形状是上面尖下面圆,叶面上长有茸茸的细毛,这你得仔细看才能看到。  相似文献   
6.
深层的广告     
罗兰&#183;巴特在《神话学》中指出:神话是一种言谈,一种旨在传达某种讯息的话语。对于巴特来说,任何试图通过事物A来传达概念B的话语都可以是神话,即使是看似公正的报道、忠实的记录和客观的照片等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7.
罗兰·巴特的《S/Z》从诞生之日起,就在文论界引起高度关注,文中有关文本复数、可读之文与可写之文的区分等思想引发了无数的争论。在既往研究的基础上,挖掘阐释目前研究尚不够充分的片段化写作、读者反应理论及巴特的性属研究等先锋思想,并结合中国文论探讨文本复数问题,意在深化巴特文论思想,从而促进中西文论的相互建构。  相似文献   
8.
杨新刚 《东方论坛》2005,(1):127-128
罗兰·巴特曾问世问读书之人:"读书之际,不时中辍,非因兴味索然,恰恰相反,乃由于思绪、兴奋、联想翩然而至,此景未曾降临您身吗?"一句话,您不曾抬头而读吗?(《S/Z》)展读<重叠的镜像>(中国戏剧出版社,2003年9月版)读者不由自主地会停下来,掩卷笔覃思,欣然"写下阅读"(罗兰·巴特语).这是笔者在研读贾振勇博士的新近力作所能做到的.  相似文献   
9.
幽静的花园里,生长着一棵紫罗兰。她有美丽的小眼睛和娇嫩的花瓣。她生活在女伴们中间,满足于自己的娇小,在密密的草丛中愉快地摆来摆去。  相似文献   
10.
见过罗兰·佩蒂的人一定不会忘记,他是那种在人群中一眼就可以看出其与众不同特质的人,也是那种有足够吸引力的人.这会让我在许多年后想起他时,还会清楚地回忆起他与生俱来的富于感染力的面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