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篇
  免费   3篇
管理学   3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3篇
丛书文集   62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96篇
社会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明治以来的日本文化始终处于东西方文化交融的前哨 ,研究日本近代文学也必须从东西文化交融这一点切入。明治文学的起点是坪内逍遥的小说改良 ,其小说改良的理论基础是进化论。但对于进化论如何影响日本近代文学的确立这一问题若明若暗 ,如今 ,在日本文学界成为反思的一个焦点 ;同样 ,对这一问题的探讨也有助于对我国现当代文学的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2.
白居易"中隐"是以庄子的逍遥人生为理念,远离政治斗争的遂性自由的生存哲学和方式,其核心是"适",在适性逍遥的前提下,再安排对社会、家庭、国家、民族的责任.这是一种强调个体生命高于一切的现代人本主义精神,在儒家思想占据统治地位的专制集权社会,这一思想是超前的.而且,其适性逍遥并不是其最终的目标,其最终的目标是以适性逍遥为保证,实现自己的自由自在的艺术创造.故白居易"中隐"对后世苏轼、明代三袁均有很大影响,但毕竟时代不同了,这种影响终于以浪漫精神衰退为特点走向另一种形态.  相似文献   
3.
正森林湖泊、雪山冰川、藏族村寨、丹巴美人谷……因沿线散布着绝美的人文风景,堪比美国66号公路的318国道,被誉为"中国最美的景观大道"。它东起上海人民广场,途经浙江、安徽、湖北、重庆、四川,终点为西藏聂拉木县樟木镇友谊桥,全长5476公里,是中国目前最长的国道。2014年夏天,笔者历经一月骑行318,沿途收获了绝美风景和独特经历。《逍遥骑士》带我一路向西我骑行318国道的动力,源自一部美国老电影《逍遥骑士》,看过这部充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古代的哲学体系中,老子之学素以阴柔著称,而庄子之学素以逍遥著称.而无论是阴柔还是逍遥,归根结底,教给我们的还是顺应自然、归复大道之理.在今天,生活节奏加快,信息量如此丰富,人们的选择机会愈发增多,诱惑随处可见,在如此喧嚣的环境之中保持一份"不动心"确要有一份坚定信念支撑.而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老庄之学确是能给人以力量和启迪.  相似文献   
5.
古今评注《庄子》者,从不吝赞其文章奇绝,鲁迅归结为:"其文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1]于是,众多成语自《庄》而出。然而,正由于《庄子》旨玄而文奥,诸家释义大相径庭,导致源出《庄子》的成语,亦大悖  相似文献   
6.
王海成 《兰州学刊》2009,(10):15-18
道家一般重视无用而对有用加以蔑弃,但庄子的思想却较此为复杂与深刻。他不但极力揭示现实的人与物的世界中的有用之患,更可贵的是他看到了无用之患。由对有用之患和无用之患的思考,他最终提出超越有用、无用之上的社会理想。  相似文献   
7.
郭象将性分的观念与无为的义理相结合,将无为阐释为顺性而为,表现在政治上即是各司其职,各尽其能,但无为政治的实现必须依赖于圣人之力.郭象将无为贞定于性分,实上通于其适性逍遥的理论,并试图由此达致人的自由的实现,使无为从老庄超越的境界形态转化为现实的实然形态.郭象的无为政治观是道家无为思想的重大转折和深化发展.  相似文献   
8.
核心提示:物华藏天宝,地灵出人杰,时势造英雄,盛世兴百业。“娲皇故都”,西华逍遥,穿越千年时空,载誉一方文明,即从远方走来,堪与时代同行。皆因小小一碗胡辣汤,逍遥美名天下扬,致使多少人在品尝这“中华名吃”的同时,油然而生一丝遐想。前不久,记者怀着一颗猎奇之心来到西华,探访魅力逍遥镇,品尝正宗胡辣汤。所见今日之逍遥,甚至整个西华县都在刷新“逍遥胡辣汤”这张饮食文化牌,并把它作为区域经济竞争的核心力量,在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创造出别样辉煌。  相似文献   
9.
庄子有着一颗深邃的“心”,他努力地在心灵深处铺就着一条走向绝对自由的道路,这条道路就是:通过“坐忘”——“心斋”——“守神”的澄明工夫将心灵虚无化,进而使其在与“道”契合无间的过程中实现在道境中的游心逍遥。  相似文献   
10.
西学东渐以来,庄子的逍遥被视为精神自由。以柏拉图为代表的西方古典哲学中的心灵自由是群体中的个人依内心的规则决定自己的行为。该结论的前提是:有一个超越形体的神圣规则世界,不朽的人心能认识并在形体消亡后能进入神圣世界。在庄子处,大道并非超越形体的规则,也无灵魂不朽,故未能建立超越形体局限的自由的精神世界,与道合一的逍遥只是幻想摆脱身体需要隐居世外,回到现实生活中逍遥人生就蜕变为放弃社会责任的保命哲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