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1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2篇
管理学   201篇
劳动科学   17篇
民族学   44篇
人才学   54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190篇
理论方法论   128篇
综合类   684篇
社会学   216篇
统计学   28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84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72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76篇
  2014年   190篇
  2013年   101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90篇
  2009年   104篇
  2008年   124篇
  2007年   91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我们要做的是"随遇而安"。在一个炎热的夏天,寺庙的草地枯黄了一大片。"师父,快撒些草籽吧,好难看啊。"徒弟焦急地说。"等天凉了!"师父挥挥手,"随时。"中秋,师父给徒弟一大包草籽去播种。秋风突起,草籽飘舞,"不好,许多草籽被吹飞了。"徒弟喊。"没关系,吹去者多半中空,散下来也不会发芽。"师父说,"随性。"撒完草籽,几只小鸟来啄食,徒弟又急。"没关系,草籽本就多准备了,吃不完。"师父继续翻着经书,"随遇。"  相似文献   
2.
据历来《诗经·曹风·下泉》的诗旨研究,结合《竹书纪年》今本和古本来看,《曹风·下泉》应当是美郇伯之作。  相似文献   
3.
【地理格局】四川地跨四川盆地、青藏高原、横断山区、云贵高原和秦巴山地五大地貌单元,地貌类型复杂多样,地形起伏巨大,以多山和多高原为其特色,自然景观雄、奇、险、秀、幽、野、古、绝。四川毗邻陕西、重庆、云南、西藏、青海、甘肃、贵州7个省区;幅员48.5万平方公里,面积略小于法国:人口近9000万,与德国相当;辖21个市(州)181个县级行政区。四川林地面积居我国第3位,是"熊猫的故乡",红原、若尔盖草原是中国五大  相似文献   
4.
从气候变化和地形影响两个角度 ,对长江三角洲南部晚更新世地层中西部丘陵区的下蜀黄土与东部平原区的硬粘土层进行了初步探讨 ,认为二者的物质来源都是末次冰期盛冰期由风力搬运堆积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5.
积德屯村是一个随明代大规模屯田而入滇的汉族村落,在周边白族的包围下生活了几百年。作为一个区域性“少数民族”,积德屯村基于共同的族群血统的历史记忆和地域(行政区划)两个认同要素,把可行性的根基认同与可见的工具利益汇合,实现了族群的认同,并在现代化的背景下显示出了极强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6.
H.H.artwig和F.A.Behriger研究了一致似拟凸函数的性质。本文进一步定义和讨论了一致似凸函数和一致半严格似凸函数及其性质,特别是广义Karamardian定理对于一致半严格似凸函数成立。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研究了波普尔和哈耶克对建构论者提出的乌托邦式的理想社会进行的批判.指出其理性主义的实质是非理性主义,其历史主义是圣人主义,其自由会导致奴役,其道德的激情会造成不道德的后果.并以此说明,人类不可能一劳永逸地到达天堂式的理想社会,人类的历史就是从不完善走向相对完善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控制下针(Anm)栽培法是我国著名花生专家.莱阳农学院教授沈毓骏研究发明的一项花生栽培新技术。它通过控制花生下胚轴的曝光时间和植株基部的大气湿度,促进内源激素乙烯的产生.从而控制下胚轴的伸长和果针的入土时间,  相似文献   
9.
为纪念曹雪芹逝世240周年,应当对这位特立独出的中国伟大小说家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作出新的审视和理解。本文认为,曹雪芹的文学成就并非个人的才华所至,而是一种氏族文化特色的丰厚积累的高层造诣。本文即以此为出发点,提出应从氏族文化的角度纵观弘览,方能认识曹雪芹的才华、造诣是一种三千年的中华文化珍贵积累;若将他“孤立”起来,把《红楼梦》视为一个“个体”的一时的偶然的文艺产物,必致失于肤浅甚至走样失实。本文从周初武王克商为始,以“诗礼簪缨”为表现为脉络,论证了曹氏自周初至明末的曹姓氏族文化概貌、文化特点,抉示了他们的“门风”“世德”——即曹雪芹开卷即特笔标出的“诗礼簪缨”之族的具体历史内容及其意义,从而显示了《红楼梦》是中华文化小说这一命题的实义。  相似文献   
10.
唐雪元 《老年人》2008,(12):16-16
时下,某些县乡干部下乡时“领带西装、皮鞋锃亮、头发油光……”这让农民朋友看了很不舒服。为啥?“洋气”多了,而“土气”却越来越少,见到这样的干部哪能不产生陌生感和距离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