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16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31篇
人才学   10篇
丛书文集   54篇
理论方法论   14篇
综合类   250篇
社会学   54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文章从戏剧的起始源头、发展脉络对中国京剧与欧洲歌剧作了比较。接着 ,又从分析中国与西方的政治体制、民族性、哲学思想与科技发展水平的差异入手 ,对中国京剧的写意风格和以演员表演为中心、欧洲歌剧的写实风格和以音乐为中心的美学特点作了阐述和比较。  相似文献   
2.
秋(国画)     
画家寄情水墨花鸟,兼工带写,中西结合,遗貌取神,丹粉略施,淡墨湿笔,别有生动;重彩叠搽,密不透风,艳而不俗,绚而不烂。尽管幅内满溢少间隙,画中却空蒙有暇闲。那奔放中的含蓄、飘逸中的矜持、陶然中的忧郁、沉湎中的镇静更是不易,画中  相似文献   
3.
刘叶青 《中华魂》2014,(15):F0003-F0003
刘持庆,山东淄博市博山人。1940年生,1957年参军入伍,两年后调入北京,供职于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一级美术师。现为军事博物馆书画院专职画家。刘持庆在绘画艺术上写意花鸟,兼习山水画创作,尤以画写意葡萄著称。他所作之写意葡萄,珠圆玉涧,晶莹可爱。在掌握中国画传统技法的基础上,经过多年的创作实践,形成了清丽典雅、流畅自如、内涵蕴藉、诗情画意的鲜明风格。他的作品多次参加军内和全国书画展,被众多博物馆、纪念馆收藏。英国、美国、加拿大、德国、荷兰、日本等国家和香港、台湾等地区的博物馆,美术馆也争相收藏。  相似文献   
4.
victoria 《北京纪事》2014,(4):105-106
正"情融山河,意溢草木",这是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中国美协副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古元先生评价郭钟永作品时说的。郭钟永教授,北京人,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著名画家,学者,美术教育家,号风流墨客。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当代中国写意花鸟画领军艺术家。韩国现代美术人协会招待作家,北京联合大学艺术教育学科负责人。海南同和  相似文献   
5.
黄镧,女,生于1962年,吉林省长未市人,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绘画系国画专业副教授。擅长国画写意人物和花鸟画。现为吉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何旭,女,生于1978年,吉林白山人,东北师范大学文学(美术学)硕士,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绘画系讲师,吉林省美  相似文献   
6.
孙静 《中国民族博览》2017,(12):166-167
工笔花鸟画是我国传统绘画作品的重要部分,其发展历史漫长,从战国开始就有了它的踪迹,唐代自成一门.到了宋代,工笔花鸟画这一绘画形式达到了鼎盛时期,以黄氏画派和院画最为著名.宋代工笔花鸟画表现出的安静闲适的意境对后世影响深远.当今社会在全球化形式的推动下,工笔花鸟画不仅传承了宋代的构图形式,也渐渐融入了西方绘画的色彩,传统绘画技术与西方绘画技术交织相融,激发出独特的创作特色.本文将论述宋代工笔花鸟画对当代画作传承的影响,总结当代工笔花鸟画对宋代工笔花鸟画的改革和创新,传承和发扬工笔花鸟画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7.
民国时期,博古画凭借其形式多样的创作图式与艺术风貌广受社会各阶层的推崇和喜爱,成为近代中国画历史发展中一个奇特的艺术现象,具有很高的艺术研究价值。通过对民国时期博古画创作的题材内容、空间造型、构成布局、笔墨肌理等具体图式特征的系统分析,探索和研究影响民国时期博古画发展的社会背景、文化生态、审美情趣及市场趋向等诸多因素,同时为当下中国画特别是花鸟画创作的改革与创新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山水诗,到唐代走向成熟,而王维便是唐代山水诗人中最杰出的代表。王维不仅是诗坛圣手,又是当时杰出的画家和音乐家,遂使他以山水为题材的作品达到了“诗中有画”、声色并茂、情景交融的境界。以画笔写诗,讲求声韵之美,相互映衬,借景抒情,是诗人经常采用的手法。大自然、田园之美,通过这些手法,形象而又生动地再现于诗人笔下,使今天的读者仍能从不同侧面,欣赏祖国山河的壮伟、风物的秀丽、农村的清雅,从而得到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9.
面对蔓延开来的后现代主义文化,中国油画能否在世界艺术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该如何展示出本民族的特色?本文综合了中国当代几位画家在风景油画创作上所取得的成就,从而总结出写意风景油画自身独具的某些特点,这些特点使它们在世界艺术舞台上彰显出独特的审美价值,同时起到的无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从写形向写意过渡——萧梁帝王诗歌的审美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萧梁帝王的诗歌题材琐屑、体式较小,却借用汉赋手法,全方位刻画景物或人物,具有繁缛与形似的特征.当萧梁帝王在相对开阔的空间内精选几处物象,稍作点化,并间之以情时,其诗歌立即体现出简净小巧的风致.萧梁帝王的诗歌,体现了中国诗歌从写形向写意过渡的审美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