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3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10篇
社会学   4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什么样的爱情才能打动你.什么样的爱情才能亘古流传?20世纪50年代.为了躲避世人的流言.一对恋人携手私奔至深山老林。为了让妻子出行安全.丈夫在悬崖峭壁上苦心打凿石梯通向外界,如今已有6000多级,被称为爱情天梯。半个世纪以来.他们远离一切现代文明.在与世隔绝的深山里过着刀耕火种的原始生活.和他们相伴的,只有蓝天白云、大山荒坡、古树野猴……  相似文献   
2.
黄小广  吕继新 《源流》2012,(9):66-67
这里的田头不是犁地耕种、刀耕火种的田头,而是武夷山市崇安县星村镇的一个老区基点村——田头村。翻开闽北老区革命史,田头村在闽北老区革命史特别是在闽北三年游击战争史占有一席之地,因为这里是中共西南战区委员会、中共建阳县委机关驻地,领导崇安南部、建阳北部的边界革命斗争。汪林兴、邱有贵、左丰美等革命先辈曾在这里留下革命足迹。...  相似文献   
3.
地方性知识这一概念是20世纪60年代为应对人类学面临的危机,由著名学者格尔茨提出的概念,它的出现具有相应的学术背景和时代背景.中国是一个地理环境复杂多样的国家,孕育了各具特色的文化区域,产生了多样的地方性知识,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这些知识与当地生态环境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从地方性知识的概念出发,分析中国西南山地文化区中的刀耕火种农耕方式,探讨其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王丽 《老人世界》2010,(4):40-41
在西南太平洋上,有一个几乎与隔绝的袖珍岛国瓦努阿图,它拥有大片的绿色雨林及神秘的无人岛、壮美的火山、瀑布和清澈见底的溪流,处处风景如画。人们过着近乎刀耕火种、  相似文献   
5.
仡佬族的传统生活方式是刀耕火种,其传统生态观也与这一经济生活方式相合拍,但是,在改土归流以来的外界冲击下,传统的生活方式和生态观都难以稳态延续。仡佬族文化的调适与重构尽管已经作出了众多卓有成效的努力,但是由于外界冲击的波动较大,作用方式也不稳定,因而调适的成效不理想,致使当代仡佬人不得不一面参与现代的经济生活,另一方面又十分自然地哀叹美好的大自然正在离他们而远去。然而,文化的适应还将继续下去,重建美好生境的目标最终还是可望实现。  相似文献   
6.
云南少数民族刀耕火种农业中的生态文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对云南少数民族刀耕火种农业中的生态文化进行探讨 ,认为云南少数民族传统刀耕火种农业中蕴含着朴素而深刻的生态智慧 ,主要包括 :在维系生态整体稳定性的前提下的适度开发 ;实行有序的垦休循环制 ,保护性地利用自然 ;保护自然植被和人工造林 ;维护生态平衡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7.
山民下坝的文化适应——苦聪人定居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 2 0世纪 50年代开始 ,政府就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 ,动员中越边境地区迁徙游耕的苦聪人走出森林 ,下坝定居定耕 ,但苦聪人在定居与迁徙的选择中不断出现反复 ,历经 50年 ,到 2 0世纪末 ,苦聪人仍然没有全部定居下来。通过田野调查 ,笔者分析了苦聪人“屡定不居”的各种原因、定居后存在的问题及定居模式的选择等  相似文献   
8.
西双版纳山区民族历史上的传统生态保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西双版纳山区诸民族,经过漫长的生产、生活实践,形成了很强的环保意识,他们将森林资源划分为六种林区,即寨神林、坟林、村寨防风防火林、山箐水源林、山梁隔火林、轮歇耕作林。前五种林区是绝不允许刀耕火种的,只有轮歇地林区才能砍伐耕种;传统刀耕火种绝非乱砍滥伐,而是根据不同海拔、土壤、植被、坡度划分为三种类型,进行不同的耕作方式,最终达到调适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9.
克木人历史上的刀耕火种和目前的橡胶栽培 ,都是对当地自然、社会、经济环境的一种动态适应。他们曾经与热带雨林形成朴素的天人合一的共生互惠关系 ,现在 ,橡胶改变了他们与热带雨林的关系 ,改变了他们的生存方式 ,但同时 ,他们也必须面对许多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南太平洋岛国萨摩亚不仅处处风景如画,而且民风纯朴。在这里,人们脸上都带着善意的微笑,平时莫说凶杀、抢劫之类的暴力案件,就连"小偷"这样的词在当地人听来都会感到很陌生。他们远离现代物质文明,过着"刀耕火种"般原始状态的生活,却从不为食物发愁,一个个活得快乐无比。这里的女孩漂亮迷人,并以嫁给"中国郎"为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