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32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3篇
丛书文集   6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32篇
社会学   3篇
统计学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会计委派制是会计人员管理体制的一种形式,它要求各级财政部门或专门机构对会计人员实行直接管理,进行统管统派,从而实现调控的会计管理制度。根据财政部、监察部关于印发《关于试行会计委派制度工作的意见》的通知,自2000年9月7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开始试行。实行会计委派制度,使会  相似文献   
2.
会计委派制利弊分析与改进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分析会计委派制在遏制会计信息失真和规范经济秩序方面的独特作用,肯定了会计委派制的地位;讨论了会计委派制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一些缺陷,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改进建议,从改进会计委派方式、以及与现代企业制度关系处理上进行了初步探讨,对建立和完善了会计委派制度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对刑法中“委派从事公务”的认识,“委派”要从委派的主体、委派的根据、委派的目的、被委派者的身份及委派的形式等五个方面加以理解;“从事公务”是指代表国家对公共事务进行的组织、领导、监督、管理等活动,要把握其具有的国家权力性、公务管理性、后果强制性、合法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4.
国有企业财务委派制度是完善国资监管体系的一项重要改革,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管理经验与绩效。本文分析了国有企业财务委派制的产生背景、作用、运行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及建议。  相似文献   
5.
覃庆贵 《民族论坛》2013,(11):44-46
段威,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副教授),今年3月作为第二批国家民委派驻湖南武陵山片区醭酪员进驻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担任靖州县委常委、副县长。来到靖州,段威马上转变以往高校工作状态,按照联络员要求,积极开展工作。他常常深入实地调研,了解民情,并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短短半年时间,他说收获还不少。  相似文献   
6.
如果每个应聘者都技能高超,受过良好教育且毕业于同一所学校,过往的成就也不相上下,委派受命的机率也均等,你将如何抉择?谁将成为幸运儿,谁又将出局?  相似文献   
7.
基于控股股东委派董事视角,以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研究控股股东委派董事情况对企业创新的影响,以及高管薪酬在控股股东委派董事与企业创新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控股股东委派的董事比例与企业创新投入强度和创新产出呈显著正相关,说明控股股东委派董事对企业创新活动存在较大的推动作用;但控股股东委派董事的创新激励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高管薪酬的制约,即高管薪酬负向调节了控股股东委派董事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研究成果丰富了企业创新影响因素的文献,拓宽了股东研究、公司治理结构研究等层面经济后果的研究,有助于以控股股东委派董事为切入点,改善公司治理,制定与实施企业创新相关的政策。  相似文献   
8.
积攒温暖     
单位组织了一次献爱心活动,买了一部分童衣加上同事们捐的衣物,委派我和另一名同事送到儿童福利院。从院子里经过的时候,—个年轻女孩正带着十几个小孩子做游戏,看到我们扛着大包小包,连忙跑过来帮忙。  相似文献   
9.
一、实施以集中委派为主要形式的会计委派制 针对会计信息普遍失真,财经违法违纪现象屡禁不止,财政资金分散于各单位账户,影响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等情况,2000年3月,中共焦作市委、焦作市人民政府采取了集中委派会计人员的方式,将市直251个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职能剥离出来,组成14个会计工作站,由市政府公开选拔78名会计人员,分别代理市直251个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业务,并实行会计监督.市直各行政事业单位相应设置了报账员,负责本单位向会计工作站报账.同时,对市直行政事业单位的900多个银行账户进行了全面清理.  相似文献   
10.
国有企业改制后的国有控股公司、企业以及国有参股公司、企业中的国家工作人员在身份上如何认定,始终是司法实践中的难题。一般情况下,对于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认定,可以从所在公司、企业的性质、委派的主体以及是否从事公务三个方面判断。但是,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使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在处理国有控股公司、企业以及国有参股公司、企业中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犯罪问题时已明显滞后,建议通过扩大委派主体的范围、取消国有控股、参股公司、企业中国家工作人员与非国家工作人员的身份差别来实现刑法的平等保护,以解决实践中国家工作人员身份认定上的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