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民族学   2篇
丛书文集   4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2篇
统计学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不同处境下宋濂的活动及创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科场的失败、社会的动荡以及吏治的腐败,使宋濂对元朝的统治失去了信心,命运让他与朱元璋结合在一起,在辅佐朱元璋从草泽英雄到开国皇帝的道路上,宋濂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入明后,宋濂得到了来自朱元璋的许多殊遇,并写了不少歌功颂德的文章,人们往往因此而对宋濂生憎恶之心.但如果我们对宋濂入明后极端严酷的生存环境给予足够的了解,就会感觉到宋濂极不平常的心态.不同处境的变化,使宋濂的文学创作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入明前,他的文章泼辣大胆,自由奔放,富有批判情神;入明后的文章批判锋芒则大为减弱,但仍然有不少值得称赞的文章.尤其是身处庙堂的宋濂依然为社会底层的小人物作传,一个封建士大夫能做到这一点,委实不易.  相似文献   
2.
陶瓷艺术在我国艺术发展史上有着重要地位,作为陶瓷艺术中的"大家",浙江婺州窑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文化价值极高。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东西方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实现了碰撞和交融,在现代审美观念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中国传统艺术受到了新时期观念的冲击,如何能够使传统的青瓷艺术得以传承、焕发出陶瓷艺术的魅力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浙江婺州窑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境进行分析,旨在探索传统青瓷艺术传承与发展的未来方向。  相似文献   
3.
民间信仰的地域性——以浙江胡则神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间信仰是地方社会共同体的信仰,地域性是民间信仰的内在属性之一。通过探析浙江胡则信仰的产生背景及其传播过程中的不同表现形式,能够发现民间信仰与行政区域、自然区域的对应关系。也就是说,每一神灵在不同的区域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而这样的变化是与区域特征相一致的,可以说正是区域的内在特征制约着民间信仰的性格特征。  相似文献   
4.
徐永明 《浙江学刊》2004,(6):125-133
婺州文人群体是形成于宋末,历经元代、迄于明初的地域性文人群体,这个文人群体人数众多,影响巨大,使婺州几乎成为当时全国思想文化的中心,这是中国思想史、文学史上一个十分引人注目的现象.本文试图对这一区域文人群体之构成及其形成的地域文化背景作一具体的分析和描述,以期人们对这一地域文人群体有更深入的了解和把握.  相似文献   
5.
丁凯 《民族论坛》2007,(5):38-39
<正>俞源:太极星象里的家族传承"俞源村始建于南宋,坐落在武义西南。因为地处括婺界,连接婺州和处州,历史上,行旅往来、商贩集散,俞源一度店铺林立,经济繁荣,成为当地重镇。然而,几经兴衰,俞源真正的扬名,却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从村口巨型太极图的发现开始的。  相似文献   
6.
汉语博大精深,许多看似平常的词语,细究起来有其深厚的文化渊源。譬如这个“卖关子”,关子为何物,关子为啥又能卖?关子有多个含义。第一个是指通关节、说人情的人。《新唐书》里有:“有所求请,先赂关子,后达于逢吉,无不得所欲。”第二个是南宋的一种纸币。绍兴元年(1131),因婺州屯兵的需要,出于籌措军费的目的而印造纸币“关子”...  相似文献   
7.
初唐四杰之一的杨炯曾任县令之盈川今何在?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曰在浙江衢州,一曰在四川筠连县,这造成了文学、史学上的混乱。从典籍的记载和现实依据,特别是民间文化的传承上,可以完全确认杨炯为令之盈川就在浙江衢州,而非四川筠连县。  相似文献   
8.
朱元璋主要是依靠淮西武人和浙东文人平定天下 ,建立明王朝的。而浙东文人中尤以婺州文人和处州文人居多。刘基是处州文人中的杰出代表 ,他与婺州文人中的宋濂、王、苏伯衡、张孟兼等有着密切的交往并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本文试图将刘基与婺州文人的关系作一叙述 ,以期人们对刘基的交游及当时的时代背景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相似文献   
9.
胡则是活跃于北宋初期政治舞台的有才干的官员,其人格与传统的儒教价值观并不太吻合.尽管如此,早在北宋时期胡则信仰便在浙江地区产生并传播.本文旨在考察推动和促使胡则信仰得以产生、繁盛的社会阶层.在建立、修理胡则庙,编造胡则神传说并使之在民间普及的过程中,可以看出僧侣阶层起了关键的作用.同时,胡则是宋代婺州第一位通过科举走上仕途的士大夫,因而除庶民阶层外,其信仰还获得了士人层的支持.通过士人层向朝廷申请封号、赐额,并主张胡则神是儒教正神等活动,该信仰得到了朝廷的许可、支持,由此胡则信仰得以长盛不衰.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婺州历史文献从"经"、"史"、"子"、"集"四方面给予疏理,阐述婺州文献以"理学"为主调的基本面貌和"经"、"史"并重、"文道结合"的特色,并对各个历史时期的文献兴衰及与学统相为表里等状况作粗略探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