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3篇
综合类   1篇
社会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刘威 《伴侣(A版)》2007,(3):24-25
“冬古拉玛”是一个地名。在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境内一千一百九十多公里的边境线上,有大小二百五十多处通外山口,“冬古拉玛”就是这些通外山口的一处。这里海拔4290米,山顶海拔超过5000米,积雪终年可见,七八月份有时气温竟达零下20度左右。就是在这样极其恶劣的环境下,一位普通的柯尔克孜族妇女守边人,用青春年华守候在这个山口,赢得了“冬古拉玛大妈”的称号。  相似文献   
3.
"思念像雄鹰在蓝天上飞翔,我可爱的故乡,哪里的山比得上萨吾尔山啊,雪白的冰山就像慈祥的妈妈……"每当寂寞的时候,我就会唱起父亲最喜爱的这首歌。我从小跟随父亲巡边,对边境线上的每个土坑、每条水沟、甚至每块石头,都一一刻在脑海里,记在心里。巡边时,马鞭子、望远镜、红油漆等都是随身携带的物品。  相似文献   
4.
清政府对东北"龙兴之地"极为重视,为防御沙俄侵略、保卫东北边疆,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加强边防建设。编入新满洲的东北各部族责无旁贷地承担着守卡巡边等职责。在开发东北边疆的同时,新满洲又成为东北边疆的保卫者,为维护国家领土完整、保障边疆地区稳定,恪尽职守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完成国家赋予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5.
既往的中国边疆史研究,比较重视各地卡伦的设置情况,为了驳斥俄国以常驻卡伦划分边界的主张,特别强调卡伦的内治功能,而对于边疆卡伦的外防性质则重视不够,尤其是忽视了巡边制度的研究。事实上,无论在清代前期还是在后期,边疆卡伦均具有明确的外防功能。边疆卡伦的设置属于固定的军事据点,通过"会哨"、"统巡"和"查阅"等巡边制度的建立,才使边防军队相互游动起来,把一个个孤立的据点连接在一起,形成为一条实实在在的边防线。不了解这一巡边制度,就无法全面理解清代军队的边防功能。东三省的巡边制度在全国边疆地区具有典型意义,应当引起史家重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