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篇
  免费   3篇
管理学   3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40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46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75篇
社会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麦地岩画是我国北方地区岩画艺术中的杰作,千万年来犹如一颗艺术明珠镶嵌在山石之上,长期鲜为人知。它位于宁夏卫宁北山腹地,距中卫县城约30公里,面积约15平方公里。岩画制作于北山的积岩层面上和节理面上,高低起伏,气势磅礴。大麦地岩画内容和题材十分丰富,有游牧猎手,有天神,有多种多样的森林草原动物,也有变化多端的人面像及手脚、蹄印、太阳、星辰的图形,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赤峰地区古代民族原始宗教信仰的演变历程为主干,通过翔实的实地考察,从赤峰岩画的制作时间、内容、作者以及其中蕴涵的宗教信仰的演变,对赤峰地区遗留的史前岩画在艺术形式和表现内容方面进行了较详细的论述,旨在理清赤峰地区史前岩画这一原始艺术奇葩的发展和演变历程及其具体含义的脉络。  相似文献   
3.
欧亚草原天鹅岩画图像语言内部存在的四种基本语法规则决定了它的三个特征, 即具有两种基本类型的天鹅形象、数字“7”形原始物像和自由形式。欧亚草原天鹅岩画的主体是合体岩画。其意义是在与其他图形的关系中产生的。而在与其他图形的搭配组合中, 天鹅图像一方面展示了天鹅形象所具有的一些显著特征, 如“7”形、呈组合排列、搭配的多样化等前景化效果; 另一方面显现了它所蕴含的意义—与天鹅座、北斗星相联系的渡亡灵升天的神鸟。蕴涵此意义的天鹅图像又是符号“十”“卐”的原始物像。大量神话传说、天文考古、宗教、民族和民俗文献资料以及以岩画为核心的考古发现都证明天鹅崇拜是欧亚草原阿尔泰语系诸民族历史悠久的信仰, 承载它的活化石就是天鹅岩画。  相似文献   
4.
随着对历史文化古迹的重视和旅游业的发展,如何在对岩画文化进行有效、合理保护的同时还能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让更多的人了解岩画文化显得十分重要.乌海市作为一个旅游业刚刚起步的城市,拥有桌子山岩画这样的资源十分可贵.因此,在开发和保护上一定要做到科学、合理.首先对桌子山岩画概况进行分析,然后针对乌海市现状对桌子山岩画旅游开发进行了简单规划,希望有助于乌海市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6.
台州仙居,名山秀水,蕴含了大量的古老岩画.2002年首处小方岩岩画被发现后,近20年陆续发现新岩画,总计约3000平方米.面对如此数量庞大的岩画群,做好考察工作刻不容缓,以便下一步的保护工作有序进行.为此,中国·仙居岩画研讨会于2014年召开,全国各地岩画专家赶赴仙居,对仙居岩画的整体风貌和具体图纹进行了考察、整理、分析和断代方面的研究,并提出了岩画保护和内涵释读方面的建议,可谓是仙居岩画迄今最全面最新动态的考察、保护、研究三方面的现状阐述.笔者参与会议全程,并担当笔录工作,意在为仙居岩画留下朴质的一手综述资料.  相似文献   
7.
抛开史前岩画的审美意义,从实用角度出发,通过对其实用功能性分析,从而得出结论:史前岩画并非远古先民自觉艺术的产物,而是无文字时代人们在与自然界进行的长期抗争中,出现的一种图式交流的文本遗存。  相似文献   
8.
张葳 《中国民族》2007,(12):38-39
2007年7月,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报送的《贺兰山岩画研究》课题,获得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立项支持。这是设立国家社科基金以来,银川第一次得到,整个社科界为之欣然!承担这个课题的人是“银川市拔尖人才”、宁夏回族自治区“文物保护先进个人”、银川市唯一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获得研究员职称的贺兰山岩画管理处主任贺吉德,一个长期从事行政领导工作、但又一直没有停止过研究工作的宁夏历史文化专家。  相似文献   
9.
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后,依然有未解的千年之谜。经对左江花山岩画中铜鼓的族属、类型、传承发展、文化功能等进行多角度考证,确认左江花山岩画所绘铜鼓为骆越人所有,其类型为万家坝型、石寨山型和东山型早期铜鼓;岩画中的铜鼓不仅是部族首领权力的象征,还是通天礼神、汇聚人心、指挥军阵、人神共娱的重要礼器、响器及乐器;东汉马援缴骆越铜鼓后,左江流域骆越后裔仍有用鼓、尚鼓的习俗,这是对左江花山岩画铜鼓的一种继承与发展。与此同时,骆越人先进的青铜铸造技术亦为铜鼓在这一地区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西藏阿里改则县岩画为田野调查对象,对境内的三个岩画点进行了系统调查。改则岩画集中分布在先遣乡那日松巴村热加索康山一带,图像包括动物、人物、植物、日、月、雍仲符号等类型,制作方法为敲凿和线刻,遗存形式均为地表大石。改则岩画风格虽受到北方草原文化的影响,但大部分还是以反映本土族群狩猎生活为主。根据岩画的制作方法、遗存形式、题材内容、动物特征和典型图像,试将改则县岩画考古年代推测为公元前1200年前后到公元700年前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