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4篇
民族学   24篇
丛书文集   23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4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从语言探讨三江六甲人的族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六甲话是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六甲人所使用的一种特殊的汉语方言。它有自己独特的语音、词汇和语法。通过六甲话与客家话、闽语、平话、粤语的比较 ,以及结合文化历史来看 ,六甲人属于汉族 ,族源呈现多元化 ,可能来源于长江中下游 ,属官方移民。  相似文献   
2.
宁远平话保留了入声调类,但是入声的来源复杂,除了中古清声母入声字今读入声外,少数浊声母入声字和某些舒声字在平话中也读入声,通过历时来源和现时分布的考察,可以发现宁远平话的入声演变是从浊声母和送气声母开始的,主要元音是低元音和复元音的入声演变比较快。入声通过连读变调,官话的影响继续演变。  相似文献   
3.
百色平话山歌的语言艺术主要体现在生动形象的起兴、朴实自然的直叙手法、丰富多样的修辞手法的运用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语言底层理论揭示了底层现象的存在须有两个前提:一是民族底层;二是语言转用。底层理论经过一个世纪的发展,“底层”一词已经跟接触语言学的“母语干扰”等概念合流。汉语底层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重点探讨南方方言中的古越语底层,但无论在底层词、底层音系特征还是底层形态一句法方面,都存在判定标准问题及其它争议。作为南方方言之一的平话不应放在底层论的视野中研究,从汉、壮语接触历史与现状看,平话受影响的机制属于母语干扰或借用。  相似文献   
5.
贺福凌  李艳玲 《云梦学刊》2008,29(6):129-132
湖南绥宁关峡平话是一种新近发现的苗族同胞所说的汉语方言,关峡平话的真正的底层语言是一种苗瑶语.从语言本身看并不能确定就是苗语.关峡平话和湖南的汉语方言有着久远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王旭川 《齐鲁学刊》2001,(5):118-122
宋元刊平话中广泛存在着阴文这一特殊现象,而在明代刊印的章回与话本小说中阴文已消失。宋元刊平话中的阴文主要起醒目的提示作用,但是这种提示是针对说话人的,而非如明以后章回小说的回目等是面对读者的,因此可以从阴文在平话中的存在得出宋元刊平话是未经文人整理的说话底本的结论。阴文作为我国长篇小说发展历史中早期的一个现象,可以作为元刊小说的重要鉴定依据。  相似文献   
7.
论《西游记》传播源流的南北系统——兼答蔡铁鹰先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晓望 《东南学术》2007,(5):169-177
《西游记平话》最早是福建说平话艺人的创作,并由福建建阳书坊刊印,因而流布天下。现存山西队戏《唐僧西天取经》的产生是在《西游记平话》之后。福建等南方区域多年来流行通天大圣崇拜与齐天大圣崇拜,它是孙悟空原始形像的来源。不过,顺昌的通天大圣碑及齐天大圣碑都不是墓碑。  相似文献   
8.
历史上的纣王本是一个功过参半的悲剧人物,但在后来的文化典籍中却越传越坏,以至于言暴虐不仁之君必举纣王。宋元以降,在讲述武王伐纣故事的系列作品中,纣王因失德而失天下的暴君形象是一以贯之的,但又同中有异:《武王伐纣平话》中的纣王形象具有鲜明的民间叙事特征;《列国志传》中的纣王形象呈现出向正史回归的倾向;《封神演义》中的纣王形象则是"善端"与"虐政"的化合体,深受宋明理学尚德斥法、崇王黜霸及"君心"决定论等思想的影响,纣王形象发展至此基本定型。在此后的其他宫廷或民间说唱演绎作品中,对纣王形象的塑造基本沿袭了《封神演义》的写法。  相似文献   
9.
李亦辉  李秀萍 《学术交流》2012,(12):184-187
《武王伐纣平话》具有鲜明的民间叙事特征,在文化意蕴上与正统叙事有显著的差异,其主要表现即对血亲复仇观念的肯定,对绝对忠君观念的否定,对因果报应观念的认同以及对侠义观念、发迹变泰等其他民间思想的展现。金元时期儒学独尊地位的动摇和儒家思想统治力的削弱,是该书以民间思想为主导的文化意蕴形成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南雄水西村的汉族居民虽然城镇化程度较高,但在语言、习俗与文化方面仍然保留着许多传统特点,而且与桂北贺州、昭平等地的汉族有很大的相似性.可以断定,南雄水西村人是平话人的一个分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