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7篇
综合类   7篇
社会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姜广辉  禹菲 《船山学刊》2016,(2):103-108
《论语》所载"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这句话,早已成了中国人的格言警句。本文概述了历史上学者的相关讨论,并探讨了这句话所包含的哲理和现实意义。"道"有二义:一谓"真理";二谓"理论学说"。"弘"也有二义:一谓扩充、发展;二谓含弘、包容。理论家的责任在于要发展理论学说,如果只是躺在现成的理论学说上,那它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没有任何好处。这一思想警示当代理论界,要克服那种不求理论创新、只会空喊口号的空疏学风。  相似文献   
2.
曾子自述"闻诸夫子"在《论语》、《大戴礼记》中存在着"述孔子之言"和"传孔子之意"两种表现方式.作为弘扬儒学的方法,"闻诸夫子"表现出居故地传师说的正统色彩,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孝"论和心性论有重要影响.在这种弘道方式背后,曾子对孔子学说作具体诠释,促使其转化为现实力量来实现对儒学的发展,表现出文化守成的精神.  相似文献   
3.
"知其不可而为之"一语,奏响着儒家入世精神的最强音。这一价值理念,不是择善固执的口号标榜,亦非"死马当做活马医"的自我安慰,而是由经史人文传统而来的应世智慧与终极关怀。人能弘道的经验理性,参赞天地的责任伦理,忧患恻隐的不容已之情,事上磨练的生命试炼,分别从认识论、价值论、生存论和修养论四重意义上共同构筑起这一精神理念的思想基石。  相似文献   
4.
笔者首次提出道门辅教小说的概念,研究了弘道、宣验、排巫、辟佛等道门辅教小说中常见的小说主题,并进一步探讨了道门辅教小说的宗教功能与文学价值。笔者认为,我们不应该因为站在科学立场上把灵验报应视为迷信就轻易苛责古人,贬低辅教小说的价值。公允地说,道门辅教小说自有其文学价值,只不过这种价值不体现为较浅层次的文学审美价值,而体现为更为宏深的文学审美背后的文化意蕴,及其对中国古代小说创作的思维方式的影响。它不仅为后世的小说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也为古小说的创作开创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和认知逻辑。这一点正是它真正的文学价值之所在。  相似文献   
5.
朝鲜王朝(1392—1910)由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文化艺术活动也异常活跃。特别是晚期"实学"运动的兴起,推动了文学、绘画、音乐的发展。风俗人物画作为传统的绘画形式,客观而自然地描绘了当时社会不同阶层人民的生活场面,为后人研究朝鲜王朝的服饰、民俗等人文景观提供了十分珍贵的历史资料。风俗人物画有其独特、写实的艺术特征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6.
谜语角     
杜弘道 《山西老年》2011,(11):32-32
1.此字很简单,下面看不见,不可在上面,肯定在中间。(打一字)2.泪罗江、泗水河、汉江混流一处。(打一字)  相似文献   
7.
孔子有志于弘道,而其弘道途径却有两条: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哪一条是直线,哪一条是曲线呢?孔子的回答是“无可无不可”。能仕则弘道在朝,不能仕则弘道在野。但孔子的弘道精神却是一以贯之的。  相似文献   
8.
《社会学家茶座》2007,(6):F0003-F0003
据编辑了解,至2007年11月,山东大学犹太教与跨宗教研究中心同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联合举办、刘庚子弘道基金资助的“天人讲堂”已经成功举办了三期,在学界产生了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9.
孔子有志于弘道,而其弘道途径却有两条: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哪一条是直线,哪一条是曲线呢?孔子的回答是“无可无不可”。能仕则弘道在朝,不能仕则弘道在野。但孔子的弘道精神却是一以贯之的。  相似文献   
10.
卢旭 《船山学刊》2011,(2):110-113
汉初“黄老之学”兴盛,经董仲舒改造的汉代新儒学曲折地彰显出道家基质。魏晋之际,儒道互济、阴阳表里。作为“竹林玄学”的领袖,阮籍“由儒入道”,以儒道价值认同的进路通达玄学;嵇康“非儒弘道”,以重估儒家价值的进路展开其玄学思想理路。阮籍与嵇康殊途同归的哲学进路折射出魏晋玄学生发于先秦以降儒道互济的思想理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