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3篇
民族学   3篇
丛书文集   10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23篇
社会学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满子不仅学养深厚、治学严谨,而且禀持良知而履行着社会批判职责。其最有力度的社会批判,是就我国当代文艺史上的理论、事件所做的辨析,其中涉及的都是重大而敏感的问题。比如,伸张文学的自由精神,为文学的独立性所做论证,揭露实用主义政治尤其是权力政治对文学的摧残等等。  相似文献   
2.
我身上的某种气质使我难以融入这个时代、这座城市,难以融入到知识分子和文人学士中间去。他们也强烈地感觉到我是一个异类。1989年我进入北京大学读书的时候,师姐朱伟华说我是一个天生的"解构"主义者。理解张承志对于我来说是一个尴尬的难题。多少年来,我一直抗拒着他,始终回避着他。在张承志极力要成为一个强者的时候,我一直在追求成为一个"弱者"。陈福民兄读出了我的文字中间迥异于张承志  相似文献   
3.
大隐毓鋆     
邵延枫 《决策探索》2014,(15):78-81
他和梁漱溟一样堪称大儒,读书100年、授课60载,却尽毁著述,长期成为我们心灵史上的失踪者。 2014年春夏之交,一本名为《一代大儒》的新书以与它的名字迥然的方式于大陆低调面世,在出版者组织的一次私人餐叙中,记者偶遇台湾著名易学专家刘君祖先生,从他那里第一次听到了"毓鋆"这个名字,于是,一次关于一个隐者的考古发掘式的文化溯往就此开始。  相似文献   
4.
食堂心灵史     
刘俏到 《决策探索》2009,(13):89-89
食堂真是个富有民族特色的地方。咱这儿,相信每个当过学生、员工和单身青年的人,都会对食堂刻骨铭心。就像我,一个国产青年,从高中住学开始,到如今30多岁仍然为工作所迫两地分居,活生生出落成为一名资深食堂观察人士。  相似文献   
5.
杨洪承教授的专著《废墟上的精灵》(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着重考察1898~1918年这个前现代阶段20年中国知识分子思想文化的发生史和新型知识分子的成长史,在较为广阔的前现代文化语境中,从政治(维新、新政、民主革命)、经济、实业、媒体及教育、社团群体、文学革命等思想文化的各方面,清理出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文化土壤,探究现代中国新思想和新知识人的现代原型和源头.在此基础上,揭示现代新型知识分子的精神类型、心灵历史和前现代中国文化思想的演变图式.因此,该著可作为文化史、思想史,同时作为心灵史来看待.  相似文献   
6.
彭丽萍 《兰州学刊》2007,(11):202-204
张承志是一位颇有争议的作家.他的小说,尤其是《心灵史》对中国当代文学和现代人价值观所产生的影响,评论界褒贬不一.文章对评论界的一些看法予以梳理,以期读者更好地理解张承志.  相似文献   
7.
赵江滨 《浙江学刊》2005,(2):109-114
<无名书>是现代著名作家无名氏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倾注毕生思想和艺术才力创作的大书,蕴含了他的大文化追求,渗透了他独特的艺术主张.本文从<无名书>的创作过程、艺术结构、主人公印蒂的形象蕴含等方面进行了探讨.认为这是一部充满生命骚动与思想深度的"诗与哲理"小说.它的现代文学史的开创性贡献应予肯定.  相似文献   
8.
《读书》二十八年的历史,是中国社会转型期的学术史、思想史,也是当代知识分子的心灵史。《读书》译介了大量理论,推出了重要话题,形成了独特的“读书体”风格。同时,知识分子当下的文风值得反思。  相似文献   
9.
作为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表征,阅读的关注点从来就不是一成不变的,30年来的中国阅读史,其实是一部国人的“心灵史”,反映了时代文化心理的变迁,同时,阅读受社会环境的影响也比较大,因此,阅读史也是一部社会变迁史。  相似文献   
10.
张承志的<心灵史>所阐述的不仅是哲合忍耶门宦历史论述的当代反思观点,同时所揭示的也是特殊历史意义下中国苏非派门宦内传文献的宗派意识与我群认同观.这其中所展现的,也包括历史民族志、宗教认同与文学意境汇通下的底层史意涵.张承志藉由投身于哲合忍耶社群的特殊经验,使得自己的信仰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实践意义.但也由于他所身处时代的复杂性,让张承志透过<心灵史>所展现的内部代言与外部诠释观,与当代哲合忍耶历史的"再现"之间,也反映出其身为穆斯林知识分子的特殊"困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