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5篇
管理学   2篇
民族学   34篇
人才学   5篇
丛书文集   27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63篇
社会学   5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二世策墨林诺们罕是清代西藏著名活佛,原籍甘肃省洮州厅卓尼土司辖区,曾任西藏摄政(1819-1844)、第七十三任甘丹赤巴和十世达赖喇嘛的正师傅,是西藏历史上权势最大、结局最为悲惨的摄政活佛。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六月其被革职查办,拘禁拿问,次年(1845年)奉旨流放黑龙江,给披甲人为奴。国内外史学界对其最终结局、圆寂时间、圆寂地点、享年岁数及其呼毕勒罕三世策墨林活佛的出生年份历来众说纷纭。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军机处录副奏折表明:成丰十年四月十九日(1860年6月8日),二世策墨林诺们罕活佛在新疆喀喇沙尔乌讷恩苏珠克图旧土尔扈特蒙古南部落的札萨克卓哩克图汗旗圆寂,享年69岁(1792-1860年),遗骨奉旨安葬于该旗境内的佑安寺(又称永安寺、巴伦台黄庙),其呼毕勒罕三世策墨林活佛出生于成丰十一年(1861年),而非其他年份。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21世纪以来,“文化带动旅游,旅游搞活经济”的模式在全国已经成为常见的经济形态。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许多新建的、基于神话和民间信仰打造的旅游景观,与当地居民及海内外香客对民间信仰宗教化的理解,以及国家的宗教政策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平衡。作为一处旅游景观,扎麻隆凤凰山的九天圣都筹建于20世纪末,现已成为区域内闻名的民间信仰道场。扎麻隆凤凰山身份与功能的交互与矛盾,以及扎麻隆村权力格局对其影响无疑是值得关注和研究的现象。  相似文献   
3.
扎坝走婚大峡谷里生活着一群特殊的族群——扎巴,他们拥有独特的婚恋形态和独特的风俗习惯,扎坝大峡谷走婚文化在现代文明的今天仍然存续是由其特殊的族群、独特的外部环境和特有走婚制度决定的,扎坝走婚文化作为特殊的地域文化现象其母系文化特征明显,是地域文化研究和人类文明研究的宝贵基因库。  相似文献   
4.
新近发现的两件宣德六年(1431)和正统十四年(1449)的法旨,由北京大隆善寺发往岷州大崇教寺,是目前最早的关于班丹扎释的藏文资料,在明朝驻京藏僧的资料中极为罕见。第一件涉及大崇教寺法脉传承,第二件事关寺院财产分配。这两件法旨对研究班丹扎释、大崇教寺乃至明代藏传佛教都具有重要价值,文章译释了法旨内容,并结合法旨内容初步考述了大崇教寺的创建时间和法脉传承。  相似文献   
5.
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历史。肇始于秦汉的羁縻政策,并演变形成于宋元、完善于明清、终结于民国的中国土司制度,成为中央政府对少数民族地区管理的主要政治制度,延续两千余年,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影响深远。在各土司区内,也存在着不同民族和复杂的民族关系。各土司区的民族关系怎样,土司又是如何处理的,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对制定民族政策、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遗产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云南临沧傣族罕氏土司为案例,对相关问题进行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吞巴家族(藏语称之为第巴吞巴)是吐蕃松赞干布文臣吞米·桑布扎的后裔,对此古今学界基本持相同观点.然而,吞巴家族的历史中仍存一些可议之处,其中包括吞米·桑布扎的出生地,吞巴家族和雅嘉巴家族的关系以及吞巴为何被称之为“拉让宁巴”等.本文通过对历史文献的深入考察和分析,试图回答和理清该家族的历史脉络.  相似文献   
7.
作品《根扎深处》收录了作家张春玉的三十篇小说,故事多以农村朴素的日常生活为主,写出职员、婚姻中女性、农民工和矿工等人物的境遇和生存的真相,在艰难的生存环境中人性挣扎、坚守道德和自我灵魂,不依赖离奇的故事和撩人感官的叙述来吸引眼球。作家把什么是根,根对人生的意义的思考和感悟传递给读者:只有找到灵魂深处最值得敬畏的真、善、美的根,并扎深在孕育着生命、爱和希望的最原始的大地里,根在、根牢,生命之树才能枝繁叶茂。  相似文献   
8.
扎藏寺是青海著名的藏传佛教寺院之一,从有僧人活动到形成正规寺院,历史久远;该寺以蒙古族为主要僧源,清代以来产生过重要的社会影响;原住持活佛扎藏曲结,封有“诺们汗”名号,至今历七世.  相似文献   
9.
"秸秆扎刻"是以高粱秸秆为原材料、以手工方式扎制各种工艺品的民间艺术。2008年,河北省永清县"秸秆扎刻"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徐艳丰被确定为"秸秆扎刻"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在访谈中,徐艳丰讲述了自己痴迷扎刻、情系国家、历经艰辛、百折不挠的艺术人生。  相似文献   
10.
1718年,清朝将领额伦特和色愣率兵进藏驱逐蒙古准噶尔部袭扰时,被困那曲,建营固守,最后全军覆没。那曲地区文物局通过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在那曲县那玛切乡年扎自然村西南约1公里处的尼热山发现一清代战场遗址。笔者对该遗址进行实地考察、走访,以及对西人游记、汉文史料和藏文记载的此次兵败经过进行分析考证,认为年扎战场遗址即为清朝将领额伦特、色愣兵败之营地及战场遗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