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2篇
丛书文集   11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45篇
社会学   4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作品<马丁·伊登>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杰克·伦敦的一部自传体小说.主人公马丁是一个悲剧性人物.他出身贫苦,却向往上流社会的体面、豪华生活,他为之苦苦奋斗,最终名利双收.可是功成名就后,他却没有了兴致,并感到生活对于他是一种痛苦.马丁心灰意冷,毅然走向自己最后的归宿.这是他梦想幻灭后的选择,也是"美国梦想"幻灭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将人物放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中 ,用人物自己的行动来表现其性格是杰克·伦敦刻画人物的主要方法。该文拟通过分析杰克·伦敦的若干代表作 ,探索他作品中深刻的文学意义和社会意义 ,即 :在充满野性的大自然里 ,人物可凭借非凡的毅力、克服种种障碍取得成功 ;在充满弱肉强食、残酷无情的野性的资本主义社会中 ,则人沦为机器 ,甚至人不如狗  相似文献   
3.
《海狼》的女性人物与杰克·伦敦的性别政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杰克·伦敦长篇小说<海浪>中唯一女性人物的分析,揭示作家的人物设计意图在写作过程、故事发展中逐渐被自己修正改变,最终将一个希望歌颂的"新女性"形象送进了传统社会角色的老套中.文章将小说置入女权主义运动第一次浪潮的历史语境中,讨论这种意图与结果的不一致性所反映的当时知识分子对妇女解放运动的矛盾心态.  相似文献   
4.
杰克·伦敦及其作品在我国已有将近百年的译介史,我国接受者往往忽视和贬低其后期小说,从而曲解了伦敦的形象,也影响了对其作品的接受质量。可以从文学接受的角度对此现象做出解读。鉴于后期小说在伦敦的职业生涯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尚需在这方面加大研究力度,拓宽研究视野,以期更为准确地解读伦敦作品。  相似文献   
5.
杰克·伦敦作品中的兽性意识和超人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著名自然主义和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杰克·伦敦,是美国进步文学的杰出代表,在美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崇拜超人,且自称为超人。其作品塑造了一系列的超人形象,充满着为生活而斗争的超人思想,小说《海狼》里的主人公赖生是他的作品中写得比较完美的超人式的人物。本文通过对《海狼》及其有关作品的分析,揭示了其作品中表现出来的超人思想和强烈的兽性意识,并分析了它们产生的背景及思想渊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其作品蕴含的传统和现代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6.
《社科纵横》2018,(2):71-73
《野性的呼唤》是美国现实主义作家杰克·伦敦的代表作之一。小说讲述的是一只被文明教化的狗被人盗卖后,面对残酷的生存环境,最终回归野性变成狼的故事。基于文本和生态伦理理论,试图从生态伦理的视角解读作品中蕴含的生态伦理思想。在人类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生态危机的日益严重、人类自我意识日益觉醒的当今社会,这无疑会带给人类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社会文化的急剧转型时期,杰克.伦敦表现出极为强烈的生态焦虑意识、人文反思意识和人类自救探索意识。本文借鉴生态批评理论,结合文本细读,以《月亮谷》为个案,考察伦敦的生态思想,揭示伦敦作为一个具有敏锐思维的现代作家的深刻之处。  相似文献   
8.
9.
在现代美国文坛上,杰克·伦敦享有崇高地位,被誉为美国的“高尔基”,“美国无产阶级文学之父”。杰克·伦敦的生平与他的早期代表作品,反映了他自身受压迫的处境和成长过程中对工人运动的感知以及思想上对救赎社会的革命理论的追求,展示出其无产阶级思想的确立过程。杰克·伦敦在其作品中对劳动人民的同情理解,对无产阶级英雄人物的讴歌赞颂,以及时资本主义劣根性的揭示披露,体现了他坚定的无产阶级立场及对无产阶级革命必胜的信心。  相似文献   
10.
人总是特定文化传统、各种意识形态话语的产物。杰克·伦敦无法跳出宰制性帝国主义话语的影响,在《深渊中的人们》一书中站在民族主义立场上,用“优越神话”框架剖析英国伦敦市贫民窟问题,把它解读为大英帝国衰亡的象征和美国必然取而代之的例证,表达美国国民的争霸心态,言说他们的争霸逻辑。《深渊中的人们》建构和撒播了帝国主义话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