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2篇
丛书文集   2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2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新文化史在现在的西方历史研究中已经成为显学,它大大改变了人们对历史的看法。其影响所致,渐有一切历史都是(新)文化史之势。新文化史的来龙去脉如何?本身在西方三十多年的发展情况如何?又有哪些特征?存在哪些问题?在中国及国外汉学界的接受情况如何?本文试着就有关情况作梳理和分析,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克利福德·格尔兹是美国人类学家,阐释人类学的提出者。格尔兹一生所出版的著作非常丰富,《文化的解释》(1973)和《地方性知识》(1983)是他的代表著作。"阐释人类学"是格尔兹最主要的学术贡献。他的"阐释人类学"从意义角度赋予文化以新的诠释,同时还提出了"深描"的民族志表达方式,并重视研究地方性知识。国内外学者对格尔兹的研究做出了评价,他们的评论强调了格尔兹研究的重要性,同时也探讨了"阐释人类学"所引发的争论。  相似文献   
3.
格尔兹的民族志《尼加拉:十九世纪巴厘剧场国家》通常作为阐释人类学的经典被解读,实际上本书的另一大启发在于通过"剧场国"概念,提出"荣耀与辉度"的政治建构维度,它不仅诠释国家权力和社会正义的诗性,并且是政治建构获得历史意义的真正来源。  相似文献   
4.
"深描"理论旨在以"文化持有者的内部眼界"考察异文化,实现对"他者"意义结构客观公正权威的解读。格尔兹于上世纪四十年代至六十年代从事的田野实践,即是以"深描"理论为基础,系统分析了东南亚地区的宗教、当代政治、意识形态、社会变迁及原始部落的日常生活等,并将这些研究成果汇集为《文化的解释》的民族志经典。但是这一理论并非无懈可击,其逻辑困境在于,借由"解读的解读"如何处理"主位"解构与客观描写的矛盾,使其预设目标与现实间横跨着近似无法逾越的鸿沟,导致"深描"下的跨文化理解落入神秘主义的窠臼。  相似文献   
5.
6.
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谈论艺术的方式。20世纪以前,中国人用自己的方式谈论自己的诗歌、绘画、音乐、建筑、园林等等一切艺术。整个20世纪,中国人一直努力学习用西方的方式谈论艺术,并且开始用西方的理论改造中国的艺术。进入21世纪,中国美学和艺术理论致力于寻找中国问题,试图发出自己的声音。本文借用格尔兹对尤鲁巴人、15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人和伊斯兰世界谈论艺术的方式的个案分析阐述“谈论艺术的方式”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7.
解释人类学又叫阐释人类学。解释人类学的概述是格尔兹提出来的。要把握好解释人类学,必须把握好意义的阐释、深描的观点、地方性知识三个关键词。格尔兹的解释人类学有两点缺陷:一是对异文化中深潜的象征、联想与意义的探究,通过深描的方法寻找出其自身的涵意;二是虽然打破了传统人类学家在对文化解释中采用的"浅描"方法而提出了"深描"的方法,但不能回答这种解释的内涵所带给人们的意义又是什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