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12篇
  免费   405篇
  国内免费   105篇
管理学   3149篇
劳动科学   128篇
民族学   373篇
人才学   679篇
人口学   32篇
丛书文集   5647篇
理论方法论   1031篇
综合类   9955篇
社会学   2026篇
统计学   602篇
  2024年   63篇
  2023年   209篇
  2022年   181篇
  2021年   232篇
  2020年   251篇
  2019年   278篇
  2018年   122篇
  2017年   288篇
  2016年   399篇
  2015年   648篇
  2014年   1477篇
  2013年   1252篇
  2012年   1435篇
  2011年   1735篇
  2010年   1706篇
  2009年   1717篇
  2008年   2190篇
  2007年   1533篇
  2006年   1355篇
  2005年   1389篇
  2004年   925篇
  2003年   946篇
  2002年   847篇
  2001年   788篇
  2000年   641篇
  1999年   315篇
  1998年   209篇
  1997年   126篇
  1996年   119篇
  1995年   86篇
  1994年   78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道家的社会和谐理念是自然型的,与儒家的伦理型和谐理念形成了对比。但从比较的视角来看,道家与儒家的社会和谐理念在忠信、贵和、民本、风俗淳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是直接相通的。道家主张的自发式秩序、柔性秩序、生态文明与儒家所体现的教化性命令式秩序、刚性秩序、礼乐文明相反而相成,形成互补性结构,有一定的现代价值和现代化空间。  相似文献   
3.
现代企业管理是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研究高盛公司在企业管理方面的得失,认识华尔街最成功的投行在企业内部管理上的经验与教训,有助于我们认识高盛这一百年老店取得成功的致胜法宝,以为我国企业的管理与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为保障经济发展所需的能源供给,缓解传统化石能源造成的环境冲击,推动页岩气产业发展成为波兰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波兰不断健全矿业权法律制度,在页岩气开发管理、矿业权市场准入、矿业权利衔接和矿业权用地等方面制定了较为完善的法律规定。本文旨在分析波兰页岩气矿业权法律制度特点,寻求其中的有益经验,为我国页岩气矿业权法律制度的完善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5.
“内圣外王”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积淀的典型特征之一,有其历史的传承性.因此,在社会主义新文化建设语境下,从“内圣外王”理想人格中挖掘出现时代所需要的“创造”潜质,也是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史与逻辑的体现.创造诠释说与创造教育说为其转化出“创造”性人格,提供了理论依据.由“德”化“新”立“创”,善养创造思维多元要素,化育人生最高义,揭示出“内圣外王”理想人格化为现实“创造”人格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6.
拼布艺术从生活中产生,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从简单的零碎布料拼缝发展至各种艺术形式的表达,无不体现着解构主义的艺术观念。本文从拼布的材料和工艺出发,研究现代拼布工艺材料的创新性应用,探讨现代拼布的工艺创新、艺术内涵和市场价值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7.
8.
9.
"国粹主义"词语的使用,虽然是从日本明治维新开始流行,但其思潮的萌芽要追溯到江户时代的本居宣长和他的师长贺茂真渊,甚至更早。贺茂真渊以及他的弟子,特别推崇日本的固有精神,初步确立了日本民族国权主义的理论基础,日本"国粹主义"思潮开始萌芽。江户时代以后日本进入明治时代,日本实施了"脱亚入欧"政策,全面实行西化,在明治维新前期就掀起了一场文明开化运动,于是,反对盲目欧化的"国粹派"出现,明治二十年代以后,"国粹主义"抵抗当时日本的全盘西化,抵御西方价值观、人生观的侵蚀,保持日本应有"国粹"的"国粹主义"思想的哲学思潮,逐渐成为当时日本的主流哲学思潮之一,到中日甲午战争以后,日本的"国粹主义"成为其自身演化的关节点,而当今社会,"国粹主义"又演化成为日本右翼复活军国主义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针对位于欧洲的波兰和位于亚洲的中国这两个特定国家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践进行了比较研究,包括:为什么马克思主义被这两个农业国所接受;两国对马克思主义如何加以解释、理解、贯彻和应用;在近现代历史中两国如何使马克思主义发挥其作为指导思想原则的作用;在遵从本国文化传统的情况下,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来转变其各自的思想和意识;两国间存在哪些异同;从两国的历史和文化经验中分别能够汲取哪些教训等等.重点放在这两个国家的马克思主义成功与失败的文化意义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