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10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58篇
人才学   5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141篇
理论方法论   52篇
综合类   321篇
社会学   3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契丹诗歌留存不多,但其中蕴涵的文化信息却十分丰富。契丹诗歌的演进过程,就是契丹民族汉化进程的形象展现。通过对这个过程的分析研究,揭示出契丹民族的习俗由“无礼顽器”到文质彬彬;思维模式由简单平直到二元对立;情感由简单粗放到委婉细腻;思想意识由原始状态到汉民族多种哲学相互融合。  相似文献   
2.
3.
4.
地域文化资源优势与时代社会经济文化发展需求,都决定和期待着全面而深入地进行满族文化研究,并使之与当代经济发展密切结合。尽管此前学界在满族文化研究方面已做出可贵的努力,并积累了丰厚的成果,但从与时俱进的学术要求看,既往的满族文化研究,还大都侧重于建筑阐释、民俗描述、文物保护、文献整理,以及文学史与文学现象研究,而将满族文化与当代社会发展紧密联系、深层次地开掘满族文化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军事外交、文化旅游等方面的价值,并使之为当今社会经济、文化旅游发展提供理论规律、文化支持等方面的研究,尤其是直接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服务的实用性研究尚极少见。在此学术背景下,本期推出满族文化资源与发展研究笔谈,以期抛砖引玉。本组笔谈特邀辽宁省民族研究所所长张佳生研究员为审稿人。  相似文献   
5.
北魏孝文帝定姓族制度散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北魏孝文帝实施定姓族 ,首先 ,它既是北魏汉化政策的继续和发展 ,也是北魏历史发展的客观需要 ,在当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其次 ,姓族制度的实施在消除民族间的隔阂、加强北魏政权的统治以及提高鲜卑人的文化水平等方面也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其三 ,姓族制度的实施与北魏政权的政治有密切的关系 ,不同时期所发挥的作用不同 ,应作具体分析 ,不能说姓族制对北魏政权的灭亡起了最直接、最主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在历史上,清朝统治中国长达近300年之久,这与清朝统治者重视满族家庭教育有着重要关系。文化、道德、体育、生活等四个方面的内容,支撑起清朝满族家庭教育的整体框架。清代满族家庭教育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的精华部分。  相似文献   
7.
为服务于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推动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与经济文化发展建设的结合,促进沈阳师范大学教学、科研与辽宁区域文化、社会经济发展的密切结合,树立学校在辽宁省地域文化研究方面的学术地位,学校于2004年下学期启动实施了“满族文化资源与发展考察工程”。该工程为学校所确立的“辽宁三大古文化板块价值考察工程”之一。一、考察工程的确立根据满族是崛起于17世纪初的民族。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满族是对中国历史和中国文化的发展、对中国各民族关系的发展作出过重要贡献的民族:她推展出中国封建社会的又一个大黄金时代,形成了中…  相似文献   
8.
金上京会宁府位于今黑龙江省阿城县,是女真族所建的金国前期首都。会宁府的变迁,是金代前期历史的一个缩影。上京的兴废,与女真族改变旧俗、接受汉文化的程度存在着直接的对应关系。在吸收先进文化的同时,如何保留本民族的特质,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一道难以破解的历史课题。  相似文献   
9.
作为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满族民俗文化源自于满族人民长期的文化探索与传承.在生态翻译学理论框架内,运用“多维转换”的理念和方法,结合满族民俗文化典型译例分析,从语言、文化、交际三个维度来探讨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如何进行适应性选择转换,优化选择各种翻译策略,达到最佳的翻译效果,以期为满族以及其他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的译介与传播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满族家谱的形成及编纂分期问题历来是学界争论不休的问题,主要因为现谱的不足及谱牒确立的标准不一。本文通过对现存清代东北满族家谱的整理,根据历史文献记载,探讨满族家谱的称谓、形成及分期诸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