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民族学   1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1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19世纪美国著名诗人爱米莉·狄金森(1830-1886)在美国文坛享有极高的声誉。她被称为是20世纪初英美意象派的先驱。狄金森诗歌的最大特点之一是擅长使用新颖、奇特、凝练的意象这一诗歌技巧。本文立足于文本细读,从狄金森诗歌的意象创造和意象组合两个维度去探析她诗歌中的意象,希望能丰富和加深对爱米莉诗歌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福克纳短篇小说<献给爱米莉的玫瑰>的女主人公爱米莉是一个耐人寻味的悲剧形象.父亲的专制,杰弗逊小镇的保守、矛盾,以及时代的错位造就了爱米莉的畸变以及死亡.  相似文献   
4.
两户人家居住在同一屋檐下,将军一家住在二楼,看门人一家住在地下室。 院子里有块草坪和一株金合欢树。开花时节,树上开满金合欢花。树下,有时坐着保姆和衣着漂亮的将军的女儿爱米莉。看门人的小男孩乔治光着脚,在她们面前跳来跳去。他有一双棕色大眼睛和一头黑发。小姑娘冲他笑,把小手伸向他。  相似文献   
5.
文章运用弗洛伊德(Freud)的潜意识理论(the Subconscious theory),挖掘诗歌中"我"的潜意识并进行分析,认为该诗中的"我"具有三大心理特征:刻意保持距离、惧怕被遗弃以及由本我、自我和超我的冲突引发的内心矛盾与挣扎.这些心理特征不仅反映了作者的死亡观--对死亡和永生的抽象理解,而且更多地寄托了诗人对爱人离去的哀思,充分体现了诗人内心对爱情和生命痛苦的思考,以及醒悟后的坦然和平静.  相似文献   
6.
英国同时代两个作家狄更斯、爱米莉在他们的小说<双城记>、<呼啸山庄>中提出了爱与死的主题.<双城记>的卡顿和<呼啸山庄>的希思克利夫都因爱而死,但是他们在这一过程中的生命感觉不同,对爱的态度和反应不一样,他们因爱而死的价值内涵不可同日而语.  相似文献   
7.
《一朵献给爱米莉的玫瑰花》作为福克纳短篇小说的代表作,沿袭了其小说的南方背景和结构奇特的写法,这些又更好地支撑着该小说寓意的多元性和复杂性。通过对主人公爱米莉身份的多重性和玫瑰花寓指的不确定性以及二者之间存在的必然联系的分析,展示出福克纳创作思想中对人性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8.
复调理论是俄国哲学家、文论家巴赫金在《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一书中最早提出的。本文以此为切入点,对威廉.福克纳的著名短篇小说《献给爱米莉的玫瑰》进行重新解读。解构这篇小说的写作方式,印证了复调小说理论的某些观点——对话,主体性,环境描写和叙述时间。  相似文献   
9.
文章重新厘清《献》文的叙述声音和叙述视角,小说中第一人称集体型叙述声音"我们"并不是前后一致的,而是不断变化的。杰弗镇前后三代居民,穿越时空,以既有"共言"的形式又有"轮言"的形式共同叙述了这一故事,文章应用申丹关于"视角越界"的论述解释了文本中出现的所谓"全知叙述"现象。  相似文献   
10.
从威廉.福克纳的《献给爱米莉的玫瑰》的小说题目出发,探讨了这部作品使用"玫瑰"作题的独特用意,分析了福克纳运用"玫瑰"巧妙传达出的四层创作涵义:用玫瑰象征爱米莉本人;用玫瑰的缺失喻意爱米莉的爱情悲剧;用玫瑰寄予对爱米莉的同情;用玫瑰为旧时代谱一曲挽歌。通过这四方面的诠释,揭示了福克纳对旧南方矛盾的心理,展现了作家复杂的写作用意和高超的写作技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