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3篇
民族学   8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17篇
理论方法论   7篇
综合类   56篇
社会学   8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诗意清明     
海燕 《山西老年》2014,(4):53-53
又至清明,凭吊故人、遥寄哀思,悲戚戚,意绵绵,泪涟涟,无限情思满心田!唐朝诗人白居易《寒食野望吟》诗云:“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冥冥重泉哭不闻,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古代王朝礼制中,社稷坛与太庙相对应,构成“左祖右社”的格局,社稷祭礼在王朝统治中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女真族建立政权以后,继承了中原农业文明的社稷祭礼.金代的社稷祭祀具有强化国土观念和美报土谷之神的功能.  相似文献   
3.
对中国传统社稷之德的思想进行梳理,批判地继承和创造性地转换应用这一思想,在其同现代道德要求的异质冲突中,找寻其同构的契合点,促进具有时代精神、体现民族特色的当代公民道德体系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楹联是贴挂在门柱上的对联,因其是展示于门外供人观赏的作品,因而更具有社会文化性质与公众性的审美作用。所有对联的体式皆以格律诗的平仄文字相对仗,并在上联句尾以仄声字起,而下联句以平声字收尾,构成严格的律诗联句,属于文学诗类中遵格律而不押韵的联句诗。因此不仅在体式上是诗,而在许多名联内涵的意指上,又特具主体的理性与情思的寄托与评量,特别引人关注,多是抒情与叙事合为一体并展示于外的诗。绝大多数对联字数较少,更见律诗惜字如金的精到。楹联是中国古今相续的民族文化,作联则最需要有中国传统的文化素养和写近体诗的文化修养功夫。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音乐美学是古人生存方式的话语形态,我们要在把握古人生存状态中理解其音乐美学思想,获得生存智慧,并依据现代生存的需要去选择、甄别、生成新意,为现代音乐生活提供有意义的美学观念。我们的音乐创作观念,要按系统论的观点看待各美学思潮的共生和张力,重视李贽情感论和儒家社会责任意识的协调,抒发追梦时代的壮志豪情。  相似文献   
6.
东波词新变的实质是对词的审美品位的提升,而东坡提高词品的本质方面,是对词的情思品位的提升.他不仅拓宽了词的表情领域,扩大了词的情感容量,而且更重要的是写出了情感的质量和品格.他以深刻的情感内蕴、博大的情感气度、清旷的情感格调以及高卓的情感智慧,为词体更好地发挥抒情功能指出了"向上一路".东坡词在审美品位上的独立高标,为词体文学地位的提高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7.
位同亮 《浙江学刊》2007,(2):112-118
古今对明王朝正统、景泰年间重臣于谦的历史地位,众说纷纭,或云民族英雄,或云国朝英雄,或云政治家,或云军事家等等。这些评论大都不准确。这种不准确性,无论对于正确认识历史,还是科学地发扬继承历史遗产,都是不利的。于谦的历史地位应该确定为社稷臣。以他在当时的社会地位、巨大功绩、精神德操、政治见解,以及对千百年历史的影响诸方面分析,他不愧于社稷臣的称号。  相似文献   
8.
除《全唐文》所录《罔两赋》《公卿朝拜诸陵奏》,《唐文拾遗》所辑《请详定开元时令奏》《明立私钱赏罚奏》《社稷改用太牢奏》五篇外,包佶还曾作《道瑾文》《杜佑去思碑》《山谷寺三祖大师偈》。还曾为道一碑纪述,为窦叔向集制序,曾以书荐灵澈于李纾。《御定全唐诗》中所录包佶诗中《寄杨侍御》《再过金陵》非包佶所作,除孙望《全唐诗补逸》包佶诗《翻经台》外,他还曾作《奉送刘侍御赴上都》诗。  相似文献   
9.
论曹丕赋     
曹丕“妙善辞赋” ,是魏晋时期辞赋创作较多的作家之一。其辞赋或叙事 ,或咏物 ,或写景 ,题材广泛 ,而都以抒情见长。“便娟婉约 ,能移人情” ,这是曹丕赋的总体特点。这固然与其浓厚的文士气质有关 ,同时也是动乱时代的投影。  相似文献   
10.
土地崇拜现象是中国古代社会的鲜明特征之一。追溯先民对土地神崇拜以及设坛祭祀地礻氏神和社稷神求取庇护的渊源,并以时间为线索,对从周代至清代的各个历史时期地礻氏神与社稷神的性质、功能以及相互间演变、交织关系进行阐述,指出不同时期地坛与社稷坛二者祭祀对象的区别所在,并分析京城出现“北郊祭地”、“国中祀社”的缘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