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6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23篇
丛书文集   30篇
理论方法论   11篇
综合类   72篇
社会学   19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英1894年签订《续议滇缅界、商务条款》,条约前5条是关于定界的规定,划定了除中缅北段未定界以外的边界。由于对有效占有的理解、条约文本、以及地图的失误,中国反而丧失了实际管辖的小江流域,也遗留下南段未定界。中缅近代遗留的南、北两段边界争端,除近代欧洲列强侵略原因外,也源于中国对领土划界、国际法领土取得和变更理论的理解不够深入和准确。因此,及时理解国际法有关领土理论的产生与变更、在积极运用国际法解决边界争端之时更谨慎地注意技术上的细节,才是真正解决国家边界争端的恰当方式。  相似文献   
2.
周军 《小康生活》2003,(4):23-24
缅越螺是从国外引进的,属优质高蛋白饲料,其适应性强、个体大、生长快、繁殖能力强,适合于作河蟹、黄鳝、甲鱼、乌龟、虾、水貂、鸭等的食料。该螺鲜肉粗蛋白含量19.4%,含有丰富的钙、磷等矿物质。养殖1亩幼螺,可产鲜肉800—1500公斤。(一)缅越螺是以植物饲料为主的  相似文献   
3.
张上游  张书楷 《老友》2008,(11):43-43
今年81岁的吴宝珊老人,是一个闲不住的人,从余干县杨埠乡退休后,一直勤于笔耕,先后发表和出版了小说、诗集等共50万字。他说既然来到这个世界,就不愿意碌碌无为地离开。在工作岗位上,他勤奋  相似文献   
4.
关继尧 《老年人》2012,(5):34-35
张艺谋执导的电影《金陵十三钗》,在2012年新年第一周里,票房收入突破5亿元大关,成为2011年度华语影片年度座次冠军。然而,鲜为人知的是,在这部巨片后面,有一位八旬老人的辛劳付出为影片增色不少,她就是被人们称为"影后"的金雅琴。  相似文献   
5.
白族散杂居地区文化的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植白族的源流 白族是中国55个少数民族之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是人口上百万的一个大民族。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白族总人口为1858063人。其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是白族的主要聚居地。此外,白族在贵州毕节、四川凉山、湖南桑植县等地亦有分布,属白族散杂居地区。  相似文献   
6.
西藏对外开放的新机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继东 《西藏研究》2002,(3):108-112
世纪之交 ,我国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西部大开发须与西部的大开放相结合 ,方能奏效。西藏民族地区的开发也是如此。于是 ,我们把正在兴起的中印缅孟区域经济合作与西藏的开发联系起来思考。中印缅孟区域经济合作的展开 ,将为西藏民族地区的经济开发和对外开放提供新的发展机遇 ,我们应当抓住这一机遇 ,促进西藏民族地区的开发。本文拟对此进行探讨。一、中印缅孟区域经济合作发展态势中印缅孟区域是指中国的西南地区、印度的东部地区、缅甸和孟加拉国 ,这是中国、南亚和东南亚三大经济区的结合部。这一区域面积大、人口多 ,本身就…  相似文献   
7.
结合当前中央关于"和谐社会"、"和谐世界"建设的精神,以纪念1956年12月16~17日在芒市举行的"中缅边民大联欢"50周年为契机,对这次大联欢所展现出来的"和谐理念"、"和谐精神"及其对促进中缅友好关系以及中国与周边国家友好关系发展的历史意义进行了分析和回顾,并在此基础上对这种"和谐理念"、"和谐精神"在当前的"和谐社会"、"和谐世界"建设中的积极意义进行了重点阐述;最后对在新形势下如何巩固和发展中缅"胞波情谊",建设中缅"和谐边疆"进行了认真思考.  相似文献   
8.
李涛  高亮 《民族学刊》2020,11(6):72-80, 166-167
罗兴亚问题是一个多世纪前英殖民者在亚洲埋下的诸多“民族问题”之一,也是孟加拉国与缅甸之间难解的“痼疾”。2017年8月以来,罗兴亚问题的再次爆发给相关国家造成巨大冲击。缅甸在打击罗兴亚暴力活动的同时,反对国际干涉,试图牢牢把握该问题解决进程中的主导权,而孟加拉国在政治、安全、经济和社会等不同层面基于自己的利益考量,寻求将罗兴亚人遣返缅甸,立场的对立使两国关系陷入僵局。而美国和印度介入罗兴亚问题则使地区秩序进一步复杂化,并在舆论和安全等领域影响中国的利益。2020年1月17日至18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对缅甸进行国事访问,标志着中缅经济走廊从概念规划转入实质建设阶段,也给“罗兴亚问题”的解决带来新契机。  相似文献   
9.
10.
张媚玲  邹念琴 《民族学刊》2018,9(4):39-49, 108-111
关于泰-傣诸族群的问题,国内外学者已有了百余年的研究,主要侧重于环东南沿海直至与云南、东南亚相连接区域,且国别区隔明显。对于滇藏缅印交角地区泰-傣诸族群的研究,尚未得见系统、整体性的成果面世。本文拟围绕涉及该交角区泰-傣诸族群的族源、迁徙流动及族际关系等三个方面的零散研究进行梳理并加以评述,以期从整体联动性的视野对泰-傣诸族群在滇藏缅印交角区的研究空间做进一步深入拓展,同时,针对后续研究提出建议:族源问题有待进一步廓清;以地缘政治及文明交汇区域为整体历史背景的长时段探究有待开启;相关文献资料的搜集、翻译和整理有待深化;小尺度地域空间的微观研究有待推进;开展多学科交叉的综合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