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2篇
丛书文集   2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1篇
社会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石英 《今日辽宁》2012,(2):70-71
最近,我有幸读到辽宁作家刘国强的长篇纪实文学专著《日本遗孤》,感受非常强烈。虽然,以往也接触过一些类似题材的作品,但应该说,这本书确有它自身的特色和独具的长处,就我所获得的印象,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2.
杜颖 《日本研究》2012,(3):124-128
在近40年中,由于历史的原因日本遗孤最多的黑龙江省与日本各界的交流格外引人关注。主要体现在对日交流空间增大,交流主体多样化,形成了官民并举、多渠道、多领域、多形式、多层次交流的新局面。本文以日本遗孤友好交流为中心,对黑龙江省与日本民间交流的四十年进行梳理与回顾。  相似文献   
3.
以日本遗孤为题材的《大地之子》是山崎丰子"战争三部曲"的收官之作,也是在中日都产生很大社会影响的作品之一。作品取材于中国东北,故事置于二战后至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的历史大背景下。山崎丰子从生活在中国东北的战争遗孤陆一心的视角解读"二战后遗症"——日本遗孤问题,并描写了冬季严寒,土地广袤的东北自然风貌特点,塑造了大爱、宽容的东北人形象。《大地之子》将中国东北描写得鲜活、生动,比较客观地展现了当时中国东北的风貌。但是对战争的描写具有一定的民族局限性。  相似文献   
4.
战后日本遗孤称谓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各界在残留孤儿称谓上的论争,主要集中在三个核心问题上,即这些还活着的已经到人生尽头的人能否称为“孤儿”;“残留”一词的本意何在?残留孤儿问题产生的背景以及日本政府的国家责任?日本各界的争论揭示了战后日本遗孤问题的复杂性和日本政府对侵华战争的认识问题。笔者认为还是使用“战后日本遗孤”称谓为好。  相似文献   
5.
刘晓应 《老友》2014,(5):20-21
正1978年秋天,我在牡丹江一个小镇医院外科工作,与日本遗孤的女儿、护士雪儿成了好友。雪儿比我年长4岁。雪儿的妈妈,我始终没有看见过。我只是在端详雪儿那双漂亮眼睛的过程中,时常猜测雪儿妈妈的样子。雪儿的眼睛很大,眼睛和眉形都很长,向上挑着,让人一看就觉得她在笑。她的眼睛把那鼓溜溜的脸蛋点缀得十分动人。  相似文献   
6.
穆兰 《中国民族博览》2016,(10):247-248
清水严是我在日本时认识的一个朋友,当时是2005年,他67周岁.与众不同的是,我无法断定他究竟是一个中国人还是一个日本人,他的经历让我混乱了所有本该属于人的一切社会归属,无从判明.  相似文献   
7.
清水严是我在日本时认识的一个朋友,当时是2005年,他67周岁。与众不同的是,我无法断定他究竟是一个中国人还是一个日本人,他的经历让我混乱了所有本该属于人的一切社会归属,无从判明。  相似文献   
8.
日本遗孤是日本侵略中国的产物,也是日本侵华战争的历史见证.根源于日本对中国的移民侵略,形成于1945、1946年的日本移民大逃亡与战败政府的弃民政策的推行.  相似文献   
9.
60年前日本战败投降,数千名日本孩童遗留在中国东北的白山黑水之间,中国养父母以博大的胸怀将他们抚养成人。中日邦交正常化后,两国政府妥善解决日本遗孤问题,目前,90%以上日本遗孤回日定居,他们成为中日友好的桥梁与纽带。  相似文献   
10.
刘国强 《中外书摘》2011,(12):40-45
埋在历史深处的故事“日本遗孤”这些说不清自己“来历”的人,从中国回到日本后始终得不到“国民待遇”,一些人生活非常困窘。为此,孤儿们起诉了上百起,抗争了几十年,要求战争索赔。在日本仙台、山形、东京、长野、名古屋、京都、大阪、冈山、福冈、鹿儿岛10个地方法院,以及札幌、东京、名古屋、大阪、广岛、高松6个高等法院受理了遗孤诉讼。但这些诉讼均以原告败诉告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