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4篇
管理学   2篇
民族学   6篇
丛书文集   4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12篇
社会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乾隆御制《平定两金川告成太学碑文》对大、小金川土司的地面与人口,有"地不逾千余里,人不满三万户"与"地不逾五百里,人不满三万众"两种叙述传统,但二者与实际情况都不相符。前者可能是故意夸大,尤其是对两金川土司的人口夸张过甚,后者相对较为接近清朝官方对两金川土司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自雍正初年,清朝着手在藏东边地重建土司政治秩序,从制度层面强化对土司的常规性控制,重点规范各土司之间的关系。但是在土司政治新秩序中建构起来的中央王朝与土司地方的新型政治关系,同嘉绒土司历史上固有的政治传统存有相悖之处。当新秩序深入嘉绒地方后,土司立足于传统的政治观念选择接纳或抵制。基于此,金川之役缘起的阐释应置于中央王朝与嘉绒地方双重视角及其相互关系的长时段演变中重新思考。  相似文献   
3.
乾隆十年至十四年,清廷先后用兵征讨川西土司瞻对与大金川,这两次战役关联密切,可以说瞻对战役的草率完结直接导致了乾隆皇帝对金川用兵。而金川战役尚在进行之时,乾隆帝便与统帅张广泗秘密谋划再次征剿瞻对事,甚而有乘此兵威,将绰斯甲、杂谷等川边地区强而不甚恭顺的土司一齐办理的计划,以此达到绥靖川边,一劳永逸的目的。只是金川未平,为了避免打草惊蛇,树敌过多,上述计划一直秘而不宣。到了战役末期,清军已深陷大金川泥潭,进退不能。乾隆帝不得已,只能纳降撤兵,并运用政治手腕,将一次失败的军事行动粉饰成一场胜利的战争,以保全自己的颜面与朝廷的威严,而其未曾实现的战略目标,也自然为官方所讳言,渐渐隐匿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之中。  相似文献   
4.
5.
6.
正如果人生真有命运一说,历数中国皇帝,命最好的莫过于清朝的乾隆帝了。他25岁登基,在位60年,退位后又当了3年太上皇,实际掌握最高权力长达63年零4个月,不仅是中国历史上执政时间最长的皇帝,也是世界上统治时间最长的君王。有人或许要反驳,说统治记录的创造者应该是法国"太阳王"路易十四,此人在位72年。但是,太阳王5岁登基,22岁才开始执政,实际掌权不过50年,而乾隆呢,从胤禛咽气那一分钟起,到自己咽气那一刻,手握专制皇权近64年,一天也没有与他  相似文献   
7.
金川之役结束后,清朝在大小金川实施“改土设屯”,建立起兵民番练四种类型的屯田。改土设屯后的金川地区在整体上呈现出明显的“内地化”态势,但原本受到严格限制的屯弁却随着屯番兵的频繁随征而逐渐获得世袭,屯守备不断扩张权力和权势,进而在清末民初控制了番屯各方面权力,因此被普遍视作“土司”。金川番屯“再土司化”的原因与屯制有关,但根源却是清朝统治者的藩部意识,造成行省体制与藩部体制在金川杂糅并存,使得占总人口70%以上的屯兵屯民等移民与屯番屯练因土地资源分配形成的空间区隔被固化,而番屯还在相当程度上保留了与土司制度相应的社会文化。  相似文献   
8.
岳钟琪是清朝著名的封疆大吏,是"汉大臣拜大将军,满洲士卒隶麾下受节制"的唯一一人,他的名字多次出现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是大清朝的"三朝功臣",被乾隆皇帝赞为"三朝武臣巨擘",为清朝稳定西南、西北边疆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因其在清朝影响很大,所以研究他的著作很多,但对其从家世到一生经历的起落具体梳理得较少,文章拟对此进行梳论。  相似文献   
9.
在第二次金川之役结束后金川地域社会重构背景下,有超过5000户主要来自四川内地的汉人,相继以兵民屯田、流寓懋迁等形式迁入金川五屯,在大小金川河谷两岸形成了颇具人口规模的汉人聚居区,其人口逐渐占到当地总人口约七成。这些汉人移民不仅支撑了金川地区的长期稳定与社会安宁,而且也促使当地经济社会得以较快的恢复和发展,并推动金川地区多元文化共存交融、多族群共居社会初步形成。  相似文献   
10.
朱光敏 《经营管理者》2013,(20):141-142
物资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控制好物资计划、采购、仓储、配送、消耗、废旧处理等一系列问题,对企业节能增效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在分析影响企业物资管理成本的众多因素后,基于金川集团公司具体物资管理的现状,对其物资管理提出了对应建议。本文的结论对其他企业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