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9篇
  免费   2篇
管理学   12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9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26篇
理论方法论   21篇
综合类   122篇
社会学   37篇
统计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季涛 《公关世界》2015,(2):14-17
内地艺术品在去年秋拍出现了许多亮点,各家拍卖行都在主营业务之外尝试一些新拍卖项目,体现出知名拍卖行在拍卖经营多样化上的尝试。内地艺术品在去年秋拍出现了许多亮点,各家拍卖行都在主营业务之外尝试一些新拍卖项目,比如,中国嘉德举办了历史上首个当代玉雕艺术专场"天撷英华——当代玉石雕刻艺术家",西泠拍卖首次推出"青铜礼器专场",北京保利推出"张信哲织绣收藏"专场,上海佳士得首次推  相似文献   
2.
左汉中 《老年人》2004,(8):18-18
贵州西部离黄果树瀑布不远的安顺县,至今流传着一种古老的地戏,这种戏以武戏居多,演的都是唐宋时期的战争故事,带着浓郁的宗教色彩。演地戏必须戴面具,安顺的地戏面具(亦称“脸子”)由此而闻名中外。雕地戏面具的都是安顺一带的屯堡人,我要访问的面具艺人胡永发,就是刘官乡周官  相似文献   
3.
作为我国"四大名砚"之一,洮砚拥有千余年历史。在这一千余年里,洮砚的雕刻工艺经历了由简到繁、由粗到精、由人工雕凿到现代化技术介入等变化。这些变化不仅反映了洮砚雕刻工艺的传承情况,也反映了不同时代对洮砚的价值需求和审美取向。  相似文献   
4.
巴林石雕刻艺术是一门新生的艺术门类,随着70年代巴林石的大量开采和石价的不断走高,巴林石的文化市场也不断走向高潮,一些追求梦想和艺术的雕刻者们也就有了用武之地。与此同时,一些有思想有创意的作品应运而生,在巴林石艺术品市场前景看好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令人深思的问题,最为突出的是巴林石雕刻文化的承载功能没有得到最大的发挥,...  相似文献   
5.
犍陀罗本生雕刻作为印度文化母题的视觉化形式,以叙事性图像生动地阐释印度民间广泛推崇的价值观。犍陀罗本生雕刻的文化母题包括具有普世意义的乐善好施的传统;以轮回报应为理论基础,以孝敬忠贞为核心的伦理道德观念;奉行虔诚于神和克制苦行的修身理念。这些文化母题真实地再现了古代印度人民的社会理想、家庭关系和人生追求,是今人理解古印度文化的可靠资料。  相似文献   
6.
寿山石雕刻艺术经过历代演变至今,艺术风格已经是百花齐放,在薄意雕刻上,仍有当代大师如郭懋介(石卿)、林文举等人以画理入石,勾勒水墨逸趣:在文字上,艺术家也不再局限于篆刻或印章边款,更多应用于文玩清供,如传统艺术家陈达,将书法、章法及刀法用全新的方式融会贯通,以沙地阳雕的技法表现金石文字,古意盎然。  相似文献   
7.
雷州历史文化渊源流长,在华夏五千年的文明长河中,在祖国大陆的最南端——雷州半岛,依然屹立着一个有别于中原文化的雷神像——石狗。雷州石狗堪称世界一绝,石狗文化是中华民俗文化的精华,素有"南方兵马俑"之称。  相似文献   
8.
王新芳 《职业》2016,(16):75-75
俗话说,朽木不可雕。在人们眼中,朽木是无用和被放弃的对象。英国木艺大师詹姆斯,用了30年时间,居然把朽木雕刻成一匹匹奔腾的骏马,出现了逆转的奇迹。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相似文献   
9.
《民族论坛》2012,(15):58-59
<正>遗产发现地: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顺县湘西境内多山,山上树木成林,樟、梓、楠、柚、松、杉等木材,大都质地细腻,纹路曲美,有的还气味芬芳,防虫防腐。这些质地坚硬,耐久实用的木材,自然成了人们建屋造房的首选。行走在湘西那些那些尚未开发,仍保存了古老风貌的山村古寨,房屋、家具多为木质构造,简易者拙朴,繁复者华贵。  相似文献   
10.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体现了苏州、杭州在中国发展史中的重要作用,苏绣、缂丝、核雕这些都是苏州的象征,同时也是中国的特色,其中核雕刻不仅是简单的民间工艺,更是一种民族特色。本文主要描写了苏州市舟山核雕刻艺术的发展历史以及对核雕刻艺术的传承,通过本文的分析能够使人们更加地清楚地了解核雕刻的发展史,并且充分地理解其文化内涵并进行有效的传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