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4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9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44篇
人才学   4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65篇
理论方法论   15篇
综合类   213篇
社会学   2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四川盆地卤水分布广泛,资源丰富, 早为世人所瞩目,中三叠统雷口坡组是四川盆地最早开采天然气和盐卤的层系之一。根据盆地雷口坡组大量钻井资料研究表明,盆地雷口坡组主要成盐期分别为雷三2 期和雷四2 期,在盆地东部和南部由于受到古隆起的影响,盐岩地层已被剥蚀难以保存,现今盐岩主要分布在开江古隆起和泸州古隆起的西部以及天井山古隆起的南部(华蓥山以西—龙门山以东的川西—川中地区)。印支运动对盆地雷口坡组盐岩在平面的迁移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根据不同时期盐岩统计数据看,两期盐盆在平面上具有向西迁移、叠加的特征,其中川中的GS1 井就钻遇了这两期的盐岩。  相似文献   
2.
彝族自称“尼”。“诺”、“诺苏”等是因方言不同音有别。彝族崇拜祖灵,并以祖灵的化身──“尼”作为图腾崇拜。彝族先民认为最早的祖灵化身──“尼”(太阳穴骨)与自己有“血亲”关系。“尼”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保护神”,人类的繁衍生息都必须依赖于“尼”的力量。因此彝民族把“尼”(后又叫“玛都)作为自己的图腾,并以所崇拜的“尼”作为本民族的自称。  相似文献   
3.
傣族龙图腾文化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是中华民族文化积淀的重要标志,中国人有龙的子孙之说。相关资料证明,“龙”与傣民族图腾之来由亦有密切联系,通过研究可以揭示出各民族宗教艺术融合中产生的多元化变异的现象。  相似文献   
4.
几年前,曾经有一部风云电影,名字就叫《风云》,我们借这个名字用一下,因为这次要谈的确实就是风云,当然还要加上一个雷电。在夏日里,风、云、雷电都是十分常见的天气现象。这些现象,有些是人们喜爱的,比如傍晚的和风,而有些又是令人恐惧甚至是憎恶的,比如台风和龙卷风。之所以会有如此大的区别,是因为人们处在它们的笼罩下,或是受着它们的恩惠,或是被它们放肆地折磨。但是,如果跳出“恩怨情仇”,单就形状而言,它们也有令人着迷的身姿。  相似文献   
5.
在充满感性和浪漫情调的先秦巴楚民族意识中,更多地存留着远古的图腾意识,这种图腾意识对当时美术创作的内容、题材和形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在现已出土的巴楚美术作品中,一方面展现了巴楚两族文化的丰姿和两族文化交融的形态;另一方面也记载着巴楚两族的历史文化和民族宗教心理。  相似文献   
6.
7.
张扬 《经理人》2004,(11):64-67
白沙人对于自己的文化和品牌,可谓呵护备至。“鹤”是白沙文化的图腾:飘逸、自信、从容、稳健、脚踏实地、和谐共生;“古井”是白沙文化的渊源:深邃、延绵不绝、生生不息。这是白沙对“鹤”与“古井”的权威解释。这两种文化承载物,生发出白沙对外以飞翔为主题的理念传播,和对内以“简单”为核心的价值宣导,并共同成为白沙品牌的厚重支撑。  相似文献   
8.
9.
图腾崇拜是人类文明进程中一种古老而又略显神秘的现象,各个民族都或多或少对一些动物、植物等有一定程度的崇拜,将之供奉起来进行祭祀。充满智慧的民众还对图腾的形象进行艺术创作,并用于服饰、装饰、建筑等方面。那么,对图腾的崇拜文化是如何来的?缤纷多元的图腾文化又是如何对传统和当代民众的服装穿着产生作用的呢?本文将用概括性的语言为各位讲述民族服装里的图腾文化。  相似文献   
10.
针对四川盆地各矿区雷口坡组地层划分方案不统一,且受早印支运动的影响,雷口坡组顶部岩溶带地层垮塌破坏,造成地层内幕划分及岩相古地理恢复困难的难题,以层序地层学理论与方法为指导,重新厘定了盆地内雷口坡组的地层划分方案,以四级层序为作图单元进行层序岩相古地理重建。高精度的层序岩相古地理研究表明,雷口坡期四川盆地处于局限–蒸发海环境,在川西北一带靠近松潘—甘孜海槽一带发育有台地边缘,台地内部颗粒滩和台地边缘颗粒滩构成了雷口坡组的勘探主体。岩相古地理的演化表明,雷口坡组沉积时期盆地底形发生了东倾向西倾“跷跷板”式的转换,在层序I 早期仍保持了早三叠世西高东低的地形格局,至层序III 沉积期东倾趋势消失,层序IVV 沉积时期盆地内隆凹格局略具雏形。伴随着构造挤压运动的加剧,从层序VI 开始盆地底形隆凹格局分异加剧,形成巨厚膏盐盆,膏盐盆沉积中心在层序VIX 沉积时期具有明显西移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