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1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1.
王锋 《中国民族》2007,(10):65-69
美国在波斯湾新一轮的军事集结,似乎表明美国在中东的注意力已从伊拉克转移到了伊朗。面对强硬的美国,面对联合国安理会第1747号决议,伊朗不仅断然拒绝,而且硬触敏感雷区,宣布掌握铀浓缩技术,以石油大动脉霍尔木兹海峡为重点在波斯湾海域和边境地区进行大规模军事演习,接连宣告掌握了新式尖端武器。伊朗缘何如此强硬?这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国家? 有哲人说“性格决定命运”。没有波斯民族的性格,也就没有伊朗独特的历史轨迹。而要了解波斯的民族性格,或许我们只能从波斯的伊朗——伊朗的波斯,这交相辉映的民族精神传承中,寻找答案。在伊朗因核问题而日益敏感的今天,让我们深入伊朗,透视被波斯文明与伊斯兰文化所共同包容的当代伊朗社会。  相似文献   
2.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海上战略通道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阿拉伯世界中的苏伊士运河、曼德海峡、霍尔木兹海峡都是具有世界级战略意义的重要海上通道,对于国际贸易往来和货物运输、尤其是国际石油运输有着特别重要的影响。美国通过控制上述三条海上通道巩固其世界霸主的地位。中国也亟须进一步运用多层次的立体手段,维护我国在上述三条海上通道的战略利益。  相似文献   
3.
侯隽 《东西南北》2012,(10):59-59
1月11日清晨,德黑兰。 一辆标致汽车行至城北,一台摩托车悄然驶近,车后座戴头盔的人敏捷地将磁性炸弹吸附在车上。几秒钟后爆炸声响起,32岁的核科学家罗尚当场死亡。这是自2007年以来,伊朗发生的第6起针对核科学家的袭击事件。在霍尔木兹海峡还未兵戎相见之时,传说中的三大间谍组织——以色列“摩萨德”、美国“中央情报局。和俄罗斯。克格勃”已经开始浮现身影。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