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2篇
丛书文集   10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45篇
社会学   2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Chinese government’s use of the print media to justify the national language policy and address individuals’ concerns about the vitality of regional varieties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i.e., Cantonese) in its coverage of the Protecting Cantonese Movement (July 2010) in Guangzhou. The analysis revealed that the Chinese government adopted a relatively reconciliatory response to the Movement, which apparently contested the relevant language policy. However, the media texts maintained the national policy of promoting Putonghua as inviolable, whereas they assigned Cantonese the role of the carrier of cultural tradition and stressed that the rise or fall of particular regional language depended on regional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s. Such media discussions showed that the state carefully managed relevant discussions about the vitality of regional Chinese varieties within the discursive space defined by legalistic, cultural, and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discourses. These discursive boundaries reflect the dominance of linguistic instrumentalism in the Chinese government’s language policymaking.  相似文献   
2.
清代的广州是当时全国重要的对外通商口岸,繁荣的商业促进了娼妓业的发展。其中以具有岭南水乡特色的“花船”为代表,吸引了大量文人墨客前来光顾,留下了许多珍贵的笔记史料和文学作品,成为反映岭南社会风情的重要载体,对当时的民情风俗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时,文人的出现,促进了青楼文学艺术的发展,使清代广州的娼妓业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事实证明,清代中期以后的广州花船,已经逐渐带有功利化色彩,深刻地改变了当时的青楼文化格局,成为展示社会风俗变迁的重要窗口。  相似文献   
3.
作为表示引进交付、传递的对象或受益者的与格介词,广州话中的“过”至晚于明末清初便已经出现,在明末至清末的几百年间.“过”的使用一直保持着优势地位,而“畀”作为与格介词的用法直到清末时期仍然相对少见。与格介词“畀”自产生起就处于与“过”竞争的变异状态。自民国中后期开始,广州话的与格介词“过”便呈现出被“畀”取代的趋势。“过”和“畀”的变异既是语言自身演变规律的体现,也是语言运用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據由助詞標示訊息之來源,從而表達說話者對陳述內容真實性的相信程度。作為一個語法類別,許多語言衰的據由用法已受到廣泛研究,但至今尚未引起華人語言學家的注意。通過觀察生活中使用的粤語,筆者發現粤語至少有兩個據由助詞,即"(?)"和"嚟"。"(?)"是"引述據由"助詞,表示提供的訊息屬於轉述,說話者不保證它的真實、準確性。"嚟"是"推理據由"助詞,表示所述事情是憑據跡象推理出來的。本文除了分析這兩個據由助詞的語法特點,還綜合比較了兩者的用途和句法。  相似文献   
5.
广州方言底层词"栏"与"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州方言中的底层词,除保留在地名和口语中之外,有的既是口语词,同时又是构成地名的词语,本文所讨论的"栏"与"墟"就是这一类词语。通过对它们在广州方言中的留存、变异以及衍生出来的系列词语的考察,不仅可以探索它们从少数民族语言进入到汉语的过程,更能深入地了解粤语与少数民族语言的关系,而且对认识社会经济的发展给词义演变所带来的影响,也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6.
香港著名词人卢国沾在歌词创作上不停地尝试多种题材,追求风格上的创新,但仍自成一派。这种不断改变和追求自我突破,正是卢国沾填词游刃有余、随意赋形,已臻化境的表现。由于卢国沾孤傲倔强的性格和坎坷的经历,以及他对情理上本真的追求,使他的词作内容上总是映现着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情和理的冲突。卢国沾作品主情尚理,"得意而忘象",波澜壮阔,笔力千钧,在中国诗词主含蓄蕴藉的传统外,达到了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7.
龙母文化是西江流域的水神信仰,承传着民众对龙母信仰母慈子孝、感恩回报的伦理道德观.以龙母题材创作的粤剧龙母戏,代表作有湛江粤剧团的《悦城龙母》、肇庆粤剧团的《龙母传奇》和梧州粤剧团的《西江龙母》,表现了自然山水和道德情操美的高度统一,表达了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和心理愿望.作为一种地域性的历史和社会记忆,龙母戏传承了龙母传说的基本信息,为粤剧创作提供了主题、情节和人物重写的可能;同时,受到创作的时代氛围、文化语境的制约,体现了剧作的时代特色与审美追求,形成了粤剧龙母戏创作的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8.
广州话里活跃着许多三字格惯用语。就语法功能而言,它们介于词和词组之间,可以充当句子成分。而其构成和语源则蕴含着浓郁的广东社会的地域和人文色彩;在语意和语用方面则大多表示贬义和讽刺的意味,颇具幽默、诙谐的特色。对比并分析的方言与普通话的异同,可以揭示出它们之间的联系和脉络。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一个生存于粤东闽语区内的饶平家粤语方言岛的兴衰历程。在50年的光阴里,一方面,由于强势方言潮汕话的影响与渗透,使疍家粤语的音韵系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另一方面,又由于家渔民从心理上对母语产生厌恶和排斥而加速了粤语交际功能的丧失。  相似文献   
10.
语用的研究应该是社会、语言、人三位一体的研究,人既是语用的操纵者,也是语用的服从者。人在语用中的“二重性”阐释使语言本质的说明更显具象性。本文在对香港语用现状的分析中,由行为表层而至意识深层来揭示人类交际活动底层所蕴含的人文心理,进一步实证语言的独特性乃在于其社会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双语制(或多语制)态势下的语言异化进程具有其多面性及复杂性,而香港语用现象的现实,则是研究语言本质的实例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