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3篇
综合类   8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毛泽东的反封建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由革命主题论、反封建核心论、反封建根本问题论及文化革命论等内容组成。毛泽东的反封建思想是中国民主革命及新中国前 2 8年反封建斗争实践的指导思想。但是 ,我们还应该看到 ,毛泽东的反封建思想并没有形成一个独立发展的完整思想体系 ,他长于对物质制度层面封建主义的批判 ,而对思想意识层面封建主义的批判则严重不足。这构成了整个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严重不足。  相似文献   
2.
反帝反封建的双重诉求是近代中国人民检验一切文化的试金石。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在这场运动中各种"主义"与"思潮"纷纷涌现。面对形形色色的"主义"与"思潮",中国人民该怎样进行文化选择?根据文化的优势扩散原理,越是先进的文化越容易被人们优先选择,马克思主义的"优势"、"高势位"是其在中国得到传播的根本原因。其在中国的早期播扬经历了从"一鳞半爪"到"树根立魂"的过程,它符合了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双重诉求,具有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相契合的因子。而马克思主义的忠实读者———中国共产党人,不仅实现了"视界融合",而且达到了"文本意义上的创生",使得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人民的文化选择。  相似文献   
3.
《桃花源记》的光辉在于它有进步的思想意义和社会意义。一方面具有反封建性 ,另一方面具有鲜明的人民性。从而使该文成为我国古代文学遗产中不可多得的珍品。  相似文献   
4.
五四“反帝反封建”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及五四,人们总要说它"反帝反封建",本文对相关史实和此说之形成过程进一步的考察和辨析发现:一,新文化运动并无"反帝"主题,学生运动"外争国权"并未演化为"反帝"或"反对列强";二,"反封建"是后来的一种概括,但"封建"一词既不合中国古义,也不合西方原意,与五四并不相符;三,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们对反帝反封建之说大多没有认同。  相似文献   
5.
中国五四启蒙运动与德国的狂飙突进运动都是要反对腐朽的封建势力,建立自由、平等、文明的现代秩序,两国的知识分子都在不懈地追求这一秩序的建立,我们通过两者之间的比较,可以看到两国知识分子在试图改变本国命运中所具有的超越意义的探索发现,又可以发现这两次运动中某些层面上无法遮掩的缺憾。  相似文献   
6.
文学文本实际上存在着两个世界,一个是显在的文学文本世界,另一个是潜在的文本世界,包括社会、政治、作者、读者、历史、文化等诸多方面。《狂人日记》作为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现实主义白话小说,在“改良社会”、“改良人生”、警醒和改变国民的精神等方面,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从《狂人日记》文本之外“狂人”的人生历程的角度,动态地延伸出一个潜在的文本世界———“狂人”成为“狂人”之前和痊愈之后,以此从“狂人”思想斗争史的角度来讨论“狂人”形象的社会内涵。  相似文献   
7.
加入全球化进程,苏东剧变和市场化改革,为中国加快民主化进程带来新的历史机遇.以宪政精神和宪政思维为指导,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有机的结合起来,是加快民主化进程的战略选择;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用党内民主推动人民民主发展,增强执政合法性,是加快民主化进程的现实道路;清除封建意识,培育公民社会,实现社会和谐发展,是民主政治建设的长期任务.近现代史昭示,中国的希望在于政治改革,全球化与民主化是走向现代化中国的必然选择,是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8.
在20世纪末朝鲜族文学的变化中,最为突出的是作家意识的开放性和主题意识的多样性以及意识倾向的变化。本文主要论述了意识倾向变化中的反封建意识、悲剧意识和批判意识。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探讨鲁迅在 19世纪和 2 0世纪叠交中对中国道路的思考 :“现代化”是其必由之路。鲁迅运用拿来主义的精神 ,高瞻远瞩 ,为我借鉴 ,在其文学作品中 ,以生动而富有深刻思想内涵的艺术形象揭出国人的病苦 ,进行卓有成效的思想启蒙  相似文献   
10.
划分阶级成分是土地改革中极其复杂而又重要的工作,是决定土地改革运动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苏南农村土地占有关系复杂,地少人多,平均占有量少,工商业及副业发达,又兼有田底权、田面权之分,义田、义庄、义仓、义宅比较普遍。因而苏南农村虽然也存在封建剥削,但在表面上阶级矛盾得到了缓和,农民对地主的仇恨心不强,给土地改革的发动带来了困难。针对苏南农村的特点,苏南区委对各类阶级成分的划分制定出了详细的规定,通过农民与地主面对面的激烈斗争,充分地发动了群众。在这一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斗争过火和错划、漏划的问题。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苏南区委对此偏差进行了纠正,取得了较大的成绩。苏南土改通过划分阶级成分和反封建斗争,消灭了地主阶级,摧毁了苏南几千年来的封建统治,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开始了农村经济建设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