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90篇
  免费   123篇
  国内免费   27篇
管理学   764篇
劳动科学   88篇
民族学   117篇
人才学   312篇
人口学   34篇
丛书文集   1647篇
理论方法论   446篇
综合类   4799篇
社会学   2112篇
统计学   121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64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79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150篇
  2015年   220篇
  2014年   760篇
  2013年   715篇
  2012年   806篇
  2011年   985篇
  2010年   1081篇
  2009年   847篇
  2008年   1098篇
  2007年   595篇
  2006年   511篇
  2005年   447篇
  2004年   348篇
  2003年   301篇
  2002年   247篇
  2001年   282篇
  2000年   269篇
  1999年   102篇
  1998年   58篇
  1997年   75篇
  1996年   47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其名作中提出"全球史观"的概念,至今风靡一时。但是"全球史观"究竟是一史学理想,还是史学方法,却尚无定论。基于斯氏"全球史观"的概念与内涵,以及从斯氏"全球史观"引发的思考,可以认定,"全球史观"不能算作史学方法的新创造,而是传统史家一以贯之的史学理想,这个理想换了一层新衣,即史家对新千年人类普遍焦虑与迷茫的一种应对与安抚。  相似文献   
3.
从2014年起,杂志开办了"名人家训"栏目,先后邀请数十位名人后代与读者分享家风家训,从《开国将军的三字家训》到《张云逸家训:记住你是普通人》,从《陈毅家训:腹有诗书气自华》到《黄克诚家训:当好萝卜占好坑》,深受好评。不少读者反映,随着时代的变迁,生活理念更新换代,人生信条多如牛毛,更容易让人迷失,而真正能催人奋进的则是那些一代代传下来的家训。这不,我们就组织大家一起晒晒自己家的"规矩",温暖自己,也温暖家人。  相似文献   
4.
5.
有一个未来的目标,总能让我们欢欣鼓舞,就像飞向火光的 灰蛾,甘愿做烈焰的俘虏。时光荏苒,青春易逝。在初涉尘世的 季节里,总有一个目标催人奋进,总有一个理想激励前行。  相似文献   
6.
王建民 《社会》2019,39(6):87-120
费孝通先生晚年倡导面向“精神世界”的社会学研究,不仅强调了社会学的人文性格,而且指明了回溯和整理传统思想资源以理解人心的意义。古代士人在仕隐之间的进退趋避是精神世界研究的重要课题,盛唐诗人王维可作为重要个案。本文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以王维的生命史、编年诗及他与其他诗人的交往为线索,考察其如何在仕隐之间调适精神世界的矛盾冲突。王维通过人际和诗文往来形成的社会交游空间、自然山水空间和灵性佛理空间,构成一个融和自然与人文的“人生圜局”,以寻求精神世界在“入世有为”和“消极退避”之间的平衡,而其精神苦痛也可以从这个圜局的层级变动或缺失中探寻根源。本文认为,把握世风民情、生命史的再现以及理解和体会的功夫,是研究士人精神世界的重要门径。  相似文献   
7.
理想人格与现实人格有着不同的内涵和相互作用的关系。当代中国社会所要建构的理想人格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独立人格。当前现实人格失范的现象比较突出 ,对现实人格进行调适的根本途径是进行社会调控、精神调控和价值调控。  相似文献   
8.
做好小人物     
小喻 《现代交际》2002,(10):38-38
20岁那年,我还在一所大学里读大三,学校送我去参加全国青年学研修班学习。研修班的同学,都是采自全国各地的共青团干部,惟独我是在校学生,而目年龄最小。某日,有位老师在课堂上对我们寄予厚望:“未来的中国就靠你们!”在他挥手的一瞬,我的心胸里暴涨起一股激情,仿佛突然间责任在握。研修班结束,回到自己就读的大学,我又因在社会买践活动中的表现被团省委授予“未来建设者”奖  相似文献   
9.
本文论述了鲁迅小说中少年儿童的童稚美、性格美、心灵美、行为美和英雄美,表达了鲁迅的美学理想。也表现了鲁迅把文学艺术创作当做人类的童心在更高层次上再现的美学追求。  相似文献   
10.
清平湾是史铁生做知青时生活的地方,在告别十年之后,他失去双腿,由此他无法再回到广袤的黄土高原,却深深怀念着它,于是写下了《我的遥远的清平湾》.作者把写作的视点放在自然状态下的人性回归,以闲谈的笔调、故事情节上的弱化、语言上的美感、节奏上的跳跃回放等使文章充满了散文诗的气质,渗透着自然素朴的文学之美,高扬着纯朴、善良的人性美和超脱人生苦难的精神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