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0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19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25篇
人才学   19篇
丛书文集   249篇
理论方法论   38篇
综合类   498篇
社会学   76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82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末代帝师陈宝琛是"同光体"著名诗人,一生交游广泛,交游对象集中在政坛和文坛,文坛主要交游对象有谢章铤、陈衍、郑孝胥、何振岱、林纾等人.文坛交游对其文学尤其是诗歌创作产生了深刻影响,谢章铤在诗词方面对其有所启蒙,陈衍诗论指导其诗作日渐成熟,与郑孝胥切磋诗艺促使其诗越发精密,具有了一定影响力,最终在光宣诗坛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2.
主持人寄语21世纪外国文学依然用艺术方式追寻与审视历史进程、表达思想,其中美学和政治争论的中心常常又是语言跟世界的关系。作家们大都在感悟人类文明智慧的同时,对这一文明本身又抱有矛盾的态度,或加以正面表现,或加以拒斥反省。由于身处不同历史文化语境,他们在叙事视角、审美追求、呈现方式和行文品格上又各有千秋,但都不同程度地积极回应、参与或批判全球化进程,并在对20世纪文学传统的继承中展现人类新的自我与心路历程。作家们通过绘制、窥  相似文献   
3.
游戏的人     
伴随着社会生活的日益世俗化,人们的“游戏”意识越来越强,干什么事似乎都只是玩。从事文学创作的不说从事文学创作,而说“玩文学”;从事电影工作的不说从事电影工作,而说“玩电影”;更不用说“玩股票”、“玩期货”……人们不再虔敬上帝,不再向往“彼岸的天国”,不再追求“内圣外王之道”,不再追求“天地境界”,甚至不再追求崇高,相反,  相似文献   
4.
文学创作是非文学因素的审美性人格化转化.文学创作是一种非文字因素的审美性人格化创作构架,统摄了再现说、表现说与形式论的创作范式,体现了文学创作的人性特质.从分侧面考察,它具体对象化为再现、表现与形式建构等三种基本操作手法.  相似文献   
5.
人文精神的提出与实践跟大学息息相关。大学人文精神由来已久,跟大学自身特性紧密相连,它的培育方式多样,开设文学创作课是有效的方式之一。诗歌创作课的实例,说明了这一形式能够为大学人文精神的培育奠定内涵与方法上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诺贝尔文学奖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世纪以来,诺贝尔文学奖在肯定杰出成果、引导世界文学发展方向上功不可没,它无形中已成为20世纪世界文学的重要参照系,但其中也颇有争议之处,每个时期的评奖标准有很大差异。回顾评奖的历史,追寻其原因,对文学创作和美学标准的探索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7.
适逢《延河》杂志创刊50周年之际,宝鸡文理学院中文系和《延河》编辑部联合举办的“陕西文学创作研讨会”于3月28日在宝鸡文理学院召开。来自《延河》编辑部、宝鸡市文联,以及宝鸡文理学院中文系的作家、评论家、学者共30多人出席了会议。会议主要围绕《延河》杂志与陕西文学  相似文献   
8.
9.
张上游  张书楷 《老友》2008,(11):43-43
今年81岁的吴宝珊老人,是一个闲不住的人,从余干县杨埠乡退休后,一直勤于笔耕,先后发表和出版了小说、诗集等共50万字。他说既然来到这个世界,就不愿意碌碌无为地离开。在工作岗位上,他勤奋  相似文献   
10.
梦想的凳子     
都快8岁了,他10以内的加减法还是算得一塌糊涂。父亲把墙根下玩打石头的他拽起来,给了他一个书包说,上学去吧,什么时候识得头迎上下了,就回来种地。 父母一天到晚想着他能有一个正经营生。有一年秋天,他蘸着黑墨水,在自己家的墙围子上,画了一个四角的亭子,几棵高树,还有一片波光粼粼的水。邻居说,这孩子画得不赖,将来当个画匠吧。他以为,他将来能当走村串户的画匠了,就有意无意地留心看画匠干活。那年,有一个人给他大舅家画墙围子,也画了一处山水,还题了“桂林山水贾天下”的字,他明知道那个“贾”字错了,但没敢讲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