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6篇
  免费   6篇
管理学   15篇
劳动科学   6篇
民族学   61篇
人才学   11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62篇
理论方法论   22篇
综合类   169篇
社会学   33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2.
吕青  艾霞 《职业时空》2008,4(3):36-37
教育的本质是提高人的素质,人的素质核心就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亦显得越来越重要,越来越迫切。教育学家杨叔子评价当代高等教育说:“过弱的文化熏陶,使学生人文素质不高;过窄的专业教育,使学生的学术视野不宽、学术基础不牢;过重的功利主义导向,使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与基础训练不够,过强的共性制约,使学生的个性发展不足。”而在当前的高等教育中要实施面面俱到的素质教育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取的。因此,寻找一个既能引起学生浓厚兴趣又能深刻影响他们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角度来进行有效的人文素质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好风凭借力     
易子 《民族论坛》2003,(9):35-36
“在我的案头,摆放着一份来自木鱼坪民间木偶戏第五代传人吴元全写的申请报告,……希望政府和文化主管部门对青黄不接,有着300多年历史的民间木偶戏艺‘吴家班”给予关注,支持资金购买服装,并想培养8至10个接班人,使吴氏木偶戏不致失传……这是一份含泪的申请报告……饱含了一代民间艺人保护祖国古老文化传统的渴望。”(《楚风巫舞今尤在》王成均郭安民《民族论坛》2003年第七期)在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呼声日益高涨的近几年,此类内容时常展现在我们眼前。然而,我们极尽呼吁,也难以隔绝外面“精彩世界”对年轻一辈的引诱,于是我们除了和老一辈艺人们一起叹息,真不知还能为其干点什么……然而,近段时间,我们欣喜地看到了某种希望,却无奈其主角希望低调处理。我们尊重他们的选择,凭借下面这几段简单的文字,希望能给众多关心民族民间文化的人以启示。  相似文献   
4.
高小华  张书 《职业时空》2008,4(11):78-78
本文从羌寨空间形态分析入手,评价和揭示了其美学价值所在。“5·12”汶川大地震使羌族民族文化遭到近乎毁灭性的打击:汶川县最大最古老的羌寨萝卜寨100%的房屋被破坏;北川羌族民俗博物馆中的400多件羌族文物悉数被毁,而且大量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人也在地震中遇难。而最具有羌族特色的理县桃坪羌寨,只有3座著名的古碉楼出现裂缝,楼尖部分垮塌。古碉楼经历1000多年历史,主建筑群仍然保存完好,这对震后羌文化的重建和保护工作都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锦州皮影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出现新的变化:皮影道具的制作由牛皮、塑料等材料取代了驴皮,皮影戏表演由多人取代了单人,皮影戏表演内容由“熊出没”“小苹果”等现代题材取代了“仙鹤斗乌龟”等传统节目。分析锦州皮影的创新发展之路,对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民间艺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彝族文化历史悠久,传统的手工刺绣更是蕴藏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几乎所有的成年女性都能挑花绣朵。彝绣以丝线、毛线、绣线为原料,配以民间喜闻乐见和寓意吉祥的花朵图案;其成品种类大至壁画、小到绣片,包括衣服、帽子、围腰、围裙、荷包、花鞋等各种服饰和图案精美的家居用品。  相似文献   
7.
郭爽  薛洁 《民族论坛》2012,(10):63-66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是党政军企合一的特殊社会组织,在党和国家民族文化政策的引导下,兵团民间文化和新疆民俗文化的交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兵团民间艺术。本文通过党和国家的民族文化政策来分析兵团民间艺术的发展与保护现状,探索可持续发展的解决途径,旨在为兵团文化建设、文化兴边提供理论支撑和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8.
民间艺术正经历历史发展的关键时期,乡土艺术与城市艺术的融合、传统演出与传媒播发的互构、艺人传承与大众参与的新势,都为民间艺术展现了前所未有的时空场景.而越是这样的新变时期,越需要对民间艺术进行扎实的深入研究,这是弘扬中国文化的重要的时代课题.以东北民间艺术为研究要点,勾勒其智能时代融入现代城市空间的演进脉络,揭示其与市民文化的动态互构与持续嬗变的情形,思索其在现代城市时空语境中所具有的转化活力,其目的在于探究东北民间艺术融入现代城市空间的现实状况与未来发展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杨华珍,四川省工艺美术大师,阿坝州藏族传统编织、挑花刺绣协会会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藏族编织、挑花刺绣工艺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联合国教科文民间艺术国际组织(IOV中国)会员。多年来,她挖掘、整理、复制出许多世代家传盘金绣等技艺。  相似文献   
10.
李娜 《劳动世界》2016,(3):53-54
一、山东省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山东以齐鲁文化驰名中外,是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的发祥地。截止2014年,全省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04个,艺术表演场馆93个,博物馆243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5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26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试验园区各1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10个。全省被文化部命名的“中国民间艺术之乡”达30个,国家文化馆一级馆70个。2012年,山东省文化厅提出“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增强文化产业实力和竞争力,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翻两番,占同期GDP的比重超过5%,城乡居民文化消费达到总支出的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