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44篇
  免费   285篇
  国内免费   42篇
管理学   221篇
劳动科学   9篇
民族学   206篇
人才学   162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2276篇
理论方法论   310篇
综合类   7920篇
社会学   623篇
统计学   41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112篇
  2022年   100篇
  2021年   179篇
  2020年   165篇
  2019年   177篇
  2018年   96篇
  2017年   189篇
  2016年   214篇
  2015年   320篇
  2014年   662篇
  2013年   589篇
  2012年   683篇
  2011年   802篇
  2010年   766篇
  2009年   855篇
  2008年   880篇
  2007年   746篇
  2006年   689篇
  2005年   596篇
  2004年   501篇
  2003年   460篇
  2002年   454篇
  2001年   393篇
  2000年   329篇
  1999年   194篇
  1998年   141篇
  1997年   164篇
  1996年   90篇
  1995年   62篇
  1994年   45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模糊性是自然语言的基本属性。概数词作为表达模糊性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日常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概数在特定场合下的语用功能可分为以下几类:弱化功能,弱化某些生硬表达,达到幽默的效果,以避免伤及说话人的"面子";隐含功能,对于我们不想直接回答却不得不回答的问题,模糊语言可以避开不合适的词语;精确功能,对于无法给出精确的回答,为了不违反质量准则,概数成为最合适的选择;化境功能,使用夸张的概数,让读者身临其境。我们要关注不同场合概数词的使用,提高交际表达的礼貌性。  相似文献   
2.
南宋词人辛稼轩一生渴望实现抗金救国的理想抱负,可壮志难酬,时不我与,英雄的无尽哀愁叹息尽入其词中.但稼轩词并未终止于低迷徘徊的气韵与无奈消颓的沉吟,他面对无常的命运与有限的时光,最终选择坚守初心,白首相抗,在这挣扎起伏间为我们展现了深沉动人的坚守情怀和欲飞还敛的跌宕之姿.本文尝试从辛稼轩的几阕词中所共有的“白发”意象来分析词人在时光的压力下郁结交织的清愁,展现的对抗与超越的生命态度以及背后更深层次的人性动因和爱国情怀.  相似文献   
3.
4.
5.
6.
文章以近年来大型古籍整理成果《清代诗文集汇编》为考察依据,梳理出常州词派主要作家左辅、恽敬、张惠言、陆继辂、李兆洛、董士锡、谭献7家所创作的72篇题画散文作品。常州词派作为有清一代具有重要影响的强调寄托的文人群体,题画散文作品成为他们抒发儒家理想、与论词依据"温柔敦厚"的"诗教"一脉相承的不二法门。  相似文献   
7.
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周志锋教授著,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年11月出版。该书为2012年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最终成果。  相似文献   
8.
"学无止境",是我毕生的座右铭。我在求学、教学和治学的历程中,有过广泛兴趣。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改变自己的爱好。但是有三件事,一直坚持至今。就是走路、读书和写作。我在60岁时写过一篇文章,题目为《行万里路,读千册书,写百篇文》,概括了我前半生的历程。万、千、百,是精确的数字。细算起来,我在60岁时,已经走过万里路,读过千本书,写过百篇文。但是万、千、百,也是近似、模糊的概念,说明大到一定的数  相似文献   
9.
《江西社会科学》2015,(8):250-256
在非目的语环境下汉语作为外语的学习过程中,学习者自身因素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非目的语环境下,提高学习者汉语水平,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转变传统观念,走出"汉语难学论"的误区;二是重视文化差异对语言的影响,突破传统工具论语言观的局限;三是加强语言共时对比,避免负迁移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以认知语言学的隐喻认知功能为出发点,从结构隐喻、方位隐喻、本体隐喻的视角对英汉轭式搭配的构成进行深层诠释,发现相似性是轭式搭配构建的基础。轭式搭配通过拈词过滤和锁定事物间的相似性,将本体的属性特征映射到拈体上,激活并突显拈体中对应的属性特征。隐喻认知功能还对特殊的搭配形式——逆向轭式搭配的构建和修辞效果有较大解释力。隐喻认知功能为轭式搭配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有利于对这种修辞进行更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