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1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8篇
综合类   10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审美趣味是在人类历史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审美评判机能。它是人类在征服自然 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产生。趣味进入美学领域经历了一个历史演进过程。审美趣味是审美主体对客体美的评判活动,它具有直觉性。落实到个体上有其个性差异。麦现在阶级、民族中,具有共同性 时代性 民族性等。  相似文献   
2.
靳义增 《南都学坛》2007,27(2):64-66
“妙悟”是在中外文化因子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富有世界意义的民族诗学话语。妙悟思维是不凭借理性思考而对表现对象的直觉把握和瞬间顿悟;妙悟追求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具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性;妙悟实现了由“观物”到“照物”的转变,是天人合一、物我冥合的整体思维活动。  相似文献   
3.
在冯友兰新理学关于方法论的论述中,其用“负方法”对形而上学的“讲述”对美学有着深刻的启示意义,甚至可以说它本身就涵蕴着丰富的关学意味。道家的方法、禅宗的方法和诗的言说,是“负方法”的三种典型言说方式,这三种言说形式具有美学阐释的可能性,表现在直觉性、神秘性、超越性和浑整性4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和合认识论——中国传统和合文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和合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也是当代和谐文化之根.中国传统和合文化不仅仅是一种方法论,更是一种生存哲学.中国传统和合文化在本体论的框架内探讨认识论,在人的生存中定位知识,把对事物的认识看成是体悟"天道"、修身养性的途径,追求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以及人自身的全面发展.深入研究中国传统和合文化的认识论特征,指出和合认识论的当代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我国对纪实摄影本体论和真实性的研究,很少从符号学分析入手,忽略了符号学语境下所潜藏着的价值。依据符号的直觉性、二重性、情感性和主观性,对纪实摄影视觉图像符号的真实性进行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6.
影视艺术在美育中有重要地位。影视艺术的审美特征 ,其一是影视艺术审美的直觉性 ,影视艺术的鉴赏首先是一种直觉的审美 ,影视以丰富的表现手段创造直觉美 ,以画面与声音的交融强化直觉美。其二是影视艺术审美层次的复杂性 ,多种流派、多种文化以及良莠不齐的影视作品共存是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审美对象是创作主体全面调动自身的审美心理体验才产生的高级审美现象,在对审美对象的世界进行探讨时,首先需要了解的是创作主体的审美心理状态。经过仔细考察,我们认为,创作主体的审美心理状态至少具有整体性、直觉性和开放性这三个基本特征:整体性特征决定了审美活动的不可分析性;直觉性决定了审美活动必然是一个感性而非理性过程;开放性则为审美主体在审美活动中重新创造自我提供了必要的保障。  相似文献   
8.
哈奇生继承并发展了英国经验派美学的“内在感官”说,对其强化了心理学解释,认为内在感官是既不同于外在感官、又不同于理性认识的先天的审美能力,具有直觉性,不涉及对象知识和个人利害,从而对美感特点作了新的概括。同时又从“美的观念”论出发,首次将美分为绝对美和相对美,前者指从对象本身所感知的美;后者指把对象看作摹本所感知的美,从而对区分自然美与艺术美、形式美与内容美作了新的探索,在西方近代美学发展中产生了广泛影响。  相似文献   
9.
“内观视”是中国当代女性主义艺术的主要语言特质。具体体现在:观照方式的心理化和情绪化、媒介选择及使用的直觉性以及创作过程中体验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10.
中国知识传统的审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传统的知识旨趣表现出操作性、直觉性及功用性的鲜明特征,而明显区别于古希腊那种思辨性、逻辑性及真理性的知识旨趣。本文追溯了形成中国传统知识旨趣的文化根源,肯定了上古巫术文化与这种知识旨趣有血缘关系,并对中国的知识传统作了深入反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