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11篇
综合类   19篇
社会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明 《现代交际》2011,(1):32-32
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当人们沉浸在信息技术带来的便利中时,也体验到了一系列的网络道德问题。大力进行网络道德建设已刻不容缓。在进行网络道德建设的过程中,儒家思想起着重要的作用。儒家的"仁""礼"以及"重义轻利"等思想都能起到净化网络的作用,是一剂治愈网络不良行为的良药。  相似文献   
2.
义利观是儒家伦理思想的重要问题,儒家学者在义利方面的价值取向是重义轻利.这一价值取向经过创造性的转化,对于我们今天社会主义义利观的建立有着许多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特对此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为了给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历史借鉴,采取思想史与社会史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统一的方法,并借用现代伦理学的相关理论对戊戌维新时期的义利和谐理念予以论述.戊戌维新时期的义利和谐理念,倡导义利并重、义利统一,代表了由重义轻利向义利和谐发展的社会趋势.义利和谐理念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文化基础,对树立社会主义义利观有重大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李云爱 《东岳论丛》2002,23(5):86-89
进入 2 1世纪 ,社会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各国人们的共识。但是 ,可持续发展是否可能以及如何可能仍然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处理好两个方面的关系 ,一是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的关系 ,二是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要顾全人类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 ,需要一种内在伦理的支持。在这一点上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义轻利”说 ,如能内化为人们内心的道德行为准则 ,对于可持续发展的实施 ,无疑将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5.
重义轻利以及对个人利益的否定,在中国传统的伦理思想中始终占据着主流地位。受其影响,毛泽东提出共产主义理想和“人民利益”,但把“人民利益”更多地解释为“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个人利益仍没有受到重视。这种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鉴于此,邓小平明确肯定了个人利益的正当性和互惠互利的原则,为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义利观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明代文学家汤显祖的道德人格实践具有着强烈的理想化色彩.他以儒家倡导的“君子”为人格追求的范本,又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君子”的局限,向着健康发展的人格靠拢.  相似文献   
7.
随着近百年来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传统伦理道德观已经无力约束当今的社会生活.切实加强道德理想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成为当前上下的共识和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现代文明建设不能脱离本民族深厚的文化背景,以科学求实的态度对传统的伦理道德思想进行价值选择,将其中蕴涵的积极、进步、合理成分进行新的转化,使之与当前急剧转型的社会现实相适应,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德文明的重要内容.具体来说,中国传统伦理道德观倡导仁爱和忠恕,重视人的自我修养,坚持重义轻利,鼓励自强不息的奋发向上精神,这些都是我们民族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华,在今天仍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重义轻利:儒家经济价值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儒家文化在中国传统社会的历史发展过程中 ,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价值系统 ,概括起来 ,这一价值系统包括 :儒家的自然价值观、政治价值观、经济价值观、人生价值观。儒家的经济价值观所包含的重义轻利、重农抑商、富国富民富家、重均分而轻生产、黜奢崇俭的思想对中国封建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从逻辑与历史的统一去分析 ,社会上的伦理观总是“义”与“利”的不同程度的结合。其结合模式(类型 )是“义利双轻”、“重利轻义”、“重义轻利”、“义利双重”这四种基本类型。社会主义的义利观应是“双重型”的义利观。本文从新的角度对此作出探讨 ,以求教于读者。   (一 )社会主义义利观属“双重”     型的理论依据  首先 ,明确社会主义是双重的义利观是受社会主义历史实践的启示。人类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和实践己有数百年历史 ,因而有丰富的正反经验。尤其是社会主义在苏东 2 0世纪初的胜利和 80年代的演变 ,中国改革开放前后…  相似文献   
10.
价值观念是指人们对周围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评价,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行为取向。洋务运动时期,由于引进和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从而使这场运动实际上成为一场变贫弱为富强、变封建主义为资本主义的变革运动。在这一变革过程中,人们的价值观念必然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传统的以儒家思想为主的价值观念逐渐被摒弃,代之而起的是一种全新的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