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3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3篇
丛书文集   4篇
理论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72篇
社会学   10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表现。”新语文教学大纲也指出:“养成留心观察、认真思考、勤于动笔、认真修改自己作文的良好习惯。”要提高写作能力和培养良好习惯,就要改革作文教学,在注重研究性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得到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发挥得好,善于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种实践活动,他们的写作能力才有可能提高,良好习惯才有可能形成。下面谈谈我如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和实践,提高写作能力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3.
韩朋莉 《生存》2020,(15):0004-0004
在生本教育的理念下,开展随文练笔是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培养小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想要让小学生的写作练习更加高效,就必须要重视发挥随文练笔的作用。本文以此为主题,具体分析了在生本教育理念的指导下结合课文开展随文练笔的具体方法,以及在生本教育的理念下开展随文练笔的具体作用。  相似文献   
4.
高尔基眼中的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刘向眼中的书:是药,善读可以治愚。那么在你的眼里,书是什么呢?是科学之径,还是学海之舟;是文学大门的钥匙,还是人生路上的指南……就让我们以读书为话题,开展一次练笔活动吧,可以采用以下形式:(一)读书的故事;(二)采访爱读书的人;(三)记一次辩论。  相似文献   
5.
考场作文不同于我们平时的写作练笔。它不但要求考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写作任务,更要求考生以此来获得阅卷老师的青睐,从而赢得“半壁江山”。一篇优秀的考场作文不但要体现出真挚的情感、鲜明的主旨,更要有深厚的意蕴。而一篇意蕴深厚的考场作文,应具有:人情味、文化味、哲理味。  相似文献   
6.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足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语文教材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和表达形式,是学生获得读写知识,训练读写技能的重要源泉,对学生的语言规范具有引路的作用。基于以上认识,在课内阅读教学中,我们应努力开发文本资源,选取教材中蕴涵着的读写互促的结合点,引导学生适时借鉴、移植内化为自己的习作素养和技能.让课文阅读成为学生习作练笔的“黄金搭档”。  相似文献   
7.
在语文教学中应充分利用随文练笔这一独特的形式,赋予它新的功能与使命,为学生综合语文素养的提升奠基。徐特立老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听、说、读、写是一个不可割裂的整体。随文练笔整合了听说读写,是具有人文内涵的综合性训练。以下是对一些小学语文课堂随文练笔的整合案例的一些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8.
小练笔在小学语文写作中的应用研究是作文教学改革与创造的必由之路,小练笔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为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发展健康的个性,尊重作文本质特征提供了理想的途径,近两年我把小练笔作为中低年级的作文教学,从中摸索出了“强化感知”“渗透知识性”“着眼创造性”的教学过程,并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9.
宋永培 《学术研究》2004,(11):136-138
对随文释义的训诂材料实行综合 ,应检验它是否体现了被解释语词所在的文献正文的语境 ,应检验它的训释意图、训释方法是否有助于表述被解释语词的言语意义 ,应确认该语词词义的具体所指 ,以便归纳它的概括义 ,并清理它的言语意义与概括义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教语文难,教学生作文更难。大部分学生的心理上明显害怕作文.把作文当成一道“不可逾越”的大坎。造成学生怕作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在于老师指导不得法,或只给文题,不作指导。学生不知怎么写;其次,学生的阅读面窄,社会实践少,生活豳子小。难以拓宽作文的思路;再次,初中、小学阶段的作文题一般仅停留在学校和家庭圈子里.有些题目内容相似,有些题目多年不变且每年写一次,学生觉得枯燥无味,难以写出真情实感来;最后,在处理作文数量上老师很少变通.有些学校大作文、小作文、日记、课堂练笔、片断描写名目繁多,天天都有作文,忽视了作文创作过程长的特点,以致学生由繁生厌,由厌生惧,形成恶性循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