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3篇
社会学   4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7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孔见 《中华魂》2014,(23):65-65
《春秋》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它按编年记载了春秋时期鲁国从鲁隐公元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772—前481),现存1.6万多字,略有缺失。它虽简略,但以鲁国为依据,记述涉及这个时期的历史大事,相当准确地记录了当时政治、经济、文化、天文气象、社会生活诸方面内容。相传为孔子所作,但据近代学者考证,应是鲁国史官集体创作。也有一种较为可信的说法,《春秋》确是一部国史,因材料散乱,孔子重新编订。不管怎样,这部史书确实体现了儒家的思想,因而被视为儒家的经典之一也就不奇怪了。  相似文献   
2.
我们再来说说孔子家的婚姻状况,充满着历史之谜。 孔子19岁娶了宋国的亓官氏,第二年就生了儿子伯鱼,就是孔鲤;后来于鲁哀公十年亓官夫人逝世。孔子家里的前四代是:孔子——孔鲤(伯鱼)——孔假(子思)——孔白(子上)。  相似文献   
3.
庄子拜见鲁哀公。哀公说:“我们鲁国有很多儒士,可是却很少有人以先生为榜样。这是为什么?”庄子答:“这是因为鲁国真儒士太少了。”哀公问:“鲁国穿儒服之人到处可见,何言其少?”庄子答“据我所知,真正的儒士未必穿儒服,穿儒服未必是儒士!如你发布命令;‘没有真才实学的人,如穿儒服,则判死刑!’而后你看结果如何?”  相似文献   
4.
到了曲阜,自然要游览“三孔”:孔庙、孔府、孔林。 我一向认为,游览名胜古迹,重要的不在于用眼睛观赏,而在于用心灵感受,在于发“思古之幽情”。就说孔庙吧,最初是建于孔子殁后的次年——公元前478年。当时鲁哀公命祭祀孔子,始以孔子故宅三间作庙。然而那三间故宅现今安在哉?今日自然是无眼福亲见的了。便是唐宋两代增扩的建筑,  相似文献   
5.
有教无类     
王恩来 《理论界》2008,(4):152-153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教育家。孔子辞世后,一些封建君王给孔子屡加尊谥,如鲁哀公的“尼父”.汉元帝的“褒成宣尼公”,唐太宗的“先圣”,宋真宗的“至圣文宣王”等。但最终固定下来并被普遍接受的,是明世宗的“至圣先师”。旧时的学堂,大多悬挂孔子像,尊孔子为“万世师表”。孔子作为教育家的至尊地位,即使在其反对派那里,也无法动摇。  相似文献   
6.
张国喜 《老年人》2005,(8):54-55
孔子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同时也是一位养生学家。他的养生理论,被后世尊称为“儒家养生之道”。特别是在《孔子家语》中,有一段孔子与鲁哀公谈论人类寿命的记载,至今仍有警诫意义,兹录如下:鲁哀公问于孔子曰:“智者寿乎?仁者寿乎?”孔子对曰:“然。人有三死,而非其命也,行己自取也。夫寝处不时,饮食不节,逸劳过度者,疾共杀之;居下位而上干其君,嗜欲无厌而求之不止者,刑共杀之;以少犯众,以弱侮强,忿怒不类,动不量力,兵共杀之。此三者,死非命也,人自取之。若夫智士仁人将身有节,动静以义,喜怒以时,无害其性,虽得寿焉,不亦…  相似文献   
7.
传世春秋末年鲁哀公哀悼孔子的诔词,是现存中国古籍中所见最早的诔体文词,因孔子在文化史上的崇高地位而影响广泛,过去学者大都采信不疑。但据《左传》《礼记》等所记推考,此诔词并不是孔子去世之时哀公的悼词,《左传》所附子贡的评语亦为史家预言,其词的出现最早应在鲁哀公去世之后。疑其词或出于孔门后学祭孔时的托撰,系套用当时流行的王者加谥王公大臣的一种诔词格式,而流传开来之后,遂被指为鲁哀公的诔孔之词,在今天使用时当留意其产生的背景。  相似文献   
8.
<正>公元前484年,周敬王三十六年,鲁哀公十一年,孔子返鲁。这一年,孔子六十八岁,结束了长达十四年的漂泊,抛却了政治迷思,开始安心于教书育人。这是一个平和的孔子,没有了政治野心,白天杏坛讲学,夜晚编撰  相似文献   
9.
秦德君 《领导文萃》2008,(15):47-51
当今世界,领导者的公共形象已成为领导力(Leadership)的一个关联因素。在社会的公共期待上,今天人们对于领导者有着诸如“崇高”期待、“才资”期待、“平民”期待等诸多预期:而在领导者的形象方位上,今天人们亦有着诸多社会性定义。这些公共期待和对于领导者公共形象的理解和定义,已约定俗成为当今世界“成功型”领导者形象中共同的“普适性”元素。  相似文献   
10.
一、问题的提出 扬州市是国家1982年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春秋末年鲁哀公九年(周敬王十四年,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筑邛城、开邛沟,从此开始了扬州市的发展史。汉时先后称广陵、江都、邛江,长期是王侯的封地。东晋南朝置南兖州。隋开皇九年(589年)置扬州,治江都,始有扬州之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