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1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正在信息化社会的前夜,能从哲学层面深入反思即将到来的社会变迁无疑可以祛除我们心中郁结的许多疑惑,并在一定程度上消解我们求知而不得的困扰。人民出版社2014年2月出版的《理解麦克卢汉》一书,不仅能让读者正确理解麦克卢汉,更能帮助读者把握信息技术发展的趋势、窥测信息社会的密码,更好地面对包裹整个社会的技术现实。  相似文献   
2.
媒介偏向影响着人类文明的走向.媒介将信息转化为知识体系,并生成一种文化机制,引导着文化的发展路向.在诸多媒介演化中,口语媒介阶段是最圆融自在的历史时期,这与当下数字媒介的状况相类似--3G表现为逻辑上的口语回归,但其主体隐没和经验缺失的交流情境给世界文化建设带来了诸多弊端.从文化安全视角看,回归文化传统和民族价值观能够有效规避新媒体时期的文化困境.  相似文献   
3.
麦克卢汉认为,任何媒介或任何技术都将改变人类活动的规模、进度或形态①Marshall McLuhan, Understanding Media, Die magischen Kanäle, 1968, pp.22.。在此意义上,麦克卢汉强调的是媒介本身的文化意义,而非媒介传达的内容。这为传统上认为媒介非中立的媒介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事实上,媒介是对应于特定社会的文化模式的,因此此社会中的媒介的形成与分布也就不是偶然的。文章将首先具体探讨麦克卢汉此观点在当今世界的现实意义:面对跨越国家及社会制度的数字媒介全球化传播及应用,以及由此带来的媒介化进程,媒介生态的发展趋势是什么?接下来,作者尝试联系文化和公民来对当代数字媒介传递的信息作出解读。   相似文献   
4.
媒介环境学派的理论分析框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文章在对媒介环境学派整体分析的基础上,勾勒出了该学派的理论分析框架。这一框架包括三个大的方面:对传播媒介的静态分析;对媒介演化的动态分析;对媒介本身之社会历史影响的分析。每个方面又包括多个层次和维度。  相似文献   
5.
庄子的“全生”哲学影响到庄子思想的各个方面,在传播思想方面也不例外。庄子是一个媒介技术的悲观论者,他认识到了媒介功能的局限性,并提出超越媒介的设想。庄子的思想曾被西方传播学大家麦克卢汉借鉴,但两人的传播观有同有异。  相似文献   
6.
媒介环境学形成于20世纪末,是与经验学派、批判学派并立的传播学的第三大学术流派,因其独特的研究视角日益引起学界的关注。然而,从其孕育到形成,一直存在着争鸣,特别是在传播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造成了学派名称、学派关键人物归属等问题的争议,一方面反映了这一新兴学派发展面临的问题,同时也使媒介环境学在争鸣中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7.
人类社会已经迈入一个以新媒介技术为标志的网络社会时代。在此之前,工业社会时代存在着3种重要技术观,即人本主义技术观、实用主义技术观和泛媒介技术观。3种技术观从不同层面体现和诠释了人与技术、技术与社会的关系。通过对海德格尔、杜威和麦克卢汉的代表性技术传播思想进行回顾和反思,可比较发现,正确认识新媒介技术,首先要融合3种技术视域;其次要对新媒介的技术特征和深层逻辑进行全面考察,最终形成技术、时空、价值和文化多维的新媒介技术观。只有不断地进行新媒介技术观的革新,才能引领网络社会时代的思维革命。  相似文献   
8.
"媒介即讯息"是加拿大传播学者麦克卢汉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著名论断,它曾被誉为媒介研究的"哥白尼革命",即扭转了以往媒介研究偏重于媒介内容的局面,将注意力引向传播媒介本身。在报纸、广播、电视占据主导位置的大众传播时代,"媒介即讯息"理论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甚至被贬斥为"技术决定论"。而在互联网兴起之后,媒介技术的发展及其对人和社会构型的影响越来越显著,"媒介即讯息"作为媒介研究技术取向的开创性理论,在媒介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对其进行内涵外延的廓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