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23篇
  免费   83篇
  国内免费   8篇
管理学   260篇
劳动科学   15篇
民族学   247篇
人才学   90篇
人口学   162篇
丛书文集   628篇
理论方法论   138篇
综合类   1465篇
社会学   159篇
统计学   5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86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82篇
  2015年   105篇
  2014年   191篇
  2013年   206篇
  2012年   214篇
  2011年   262篇
  2010年   237篇
  2009年   202篇
  2008年   225篇
  2007年   211篇
  2006年   125篇
  2005年   128篇
  2004年   128篇
  2003年   116篇
  2002年   117篇
  2001年   123篇
  2000年   69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世纪上半叶,整个世界都处于板荡不安之中,移民问题成为各国学界关注和讨论的重要问题。但在目前的相关研究中,民国学者的已有成果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囿于相关资料的缺乏,关于这一时期国际移民的研究较为稀少,而有关国内移民问题的专题研究也不多见,其引用的材料主要来自过去的地方志、档案、统计资料等,对当时期刊杂志的研究成果征引较少。通过梳理民国时期最大的综合性刊物《东方杂志》前后45年所刊文章,既有助于了解这一时期移民问题的现象与事实,也便于总结民国学者的研究路径与方法特点,对于新时代的移民治理和移民研究,也有所裨益和启发。  相似文献   
2.
当前学界基本认同渤海国是一个以靺鞨人为主体民族的政权,而靺鞨人融入渤海国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营州之乱追随大祚荣东奔的靺鞨人;第二阶段是渤海建国集团来到高句丽故地,整合的当地南部靺鞨人;第三阶段是渤海建国后,历代统治者对北部靺鞨的数次征服,纳入进渤海国的北部靺鞨人。这三个阶段融入渤海的靺鞨人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和归宿,由此决定了初期参与建国的南部靺鞨人与高句丽遗民等民族形成了族群意义上的渤海人,而后纳入其境的北部靺鞨人因风俗文化的极大反差,及心理认同的巨大差异,最终未完全融入渤海族人之列,成为渤海国北境的被统治民族,只能被称为渤海国人。  相似文献   
3.
明末隆武政权垮台后,在福建沿海地区诞生了一批特殊的移民群体,主要由来自漳州府、泉州府等地的福建士绅组成,在地缘与时局因素的影响下,他们向厦门、金门等海岛移民。由于政治参与活动不一,他们在群体构成上较为复杂,且受战事影响,颠沛流离、贫苦困顿是他们的基本生活样态。但由于地缘相近,这些福建士绅在移民前的亲友关系得以延续,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以"忠义"为核心的新的交游网络,进而形成颇具特色的移民文化。  相似文献   
4.
论文在讨论四个移民典型案例的基础上 ,讨论在项目中与政策相关的教训  相似文献   
5.
二战后澳大利亚推行大规模的移民计划,从非英语国家接纳了大量移民.这促进了澳大利亚人口的快速增长,也导致其人口的民族及文化结构和年龄结构的重大变迁.  相似文献   
6.
辽朝建立前夕,制定了“广土众民”方略,成为辽朝治国百年大计。辽朝的百年移民,为契丹统治者设置州县,实施一国两制奠定了前提条件,促进了北方的封建化过程。  相似文献   
7.
"黔电送粤"中水电真实移民成本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行“黔电送粤”的电价未能反映真实移民成本。理应在厘清真实移民成本主要组成部分的基础上,在谈判和核定电价时加以考虑,促使真实移民成本成为电价的构成要素,这对于解决各族移民的脱贫致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风笑天 《社会》2008,28(2):152-152
本文依据对江苏、浙江两省6个县343户三峡外迁农村移民的调查数据,分析了相对集中与完全分散这两种不同的安置方式,以及由此所形成的两种不同的人际交往状况对外迁移民社会适应的影响。研究发现,从总体上看,移民在安置地的人际交往状况对移民的社会适应的影响十分显著。无论是移民之间的交往、还是移民与当地居民之间的交往,都会大大增强移民融入当地社会的程度。  相似文献   
9.
秦汉数百年间,西南地区步入自身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通过各种途径进入西南地区的外来移民具有鲜明的迁徙特点,他们在促使当地人口增长、支持郡县设置、引进先进技术、传播封建文化、推动边疆开发和疆域形成以及稳定当地局势等历史进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0.
草原牧区生态移民及其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我国草原的日益退化,牧民的生存和发展形势严峻,牧区的生态移民问题已经提到议事日程,并在我国许多牧区开始实践。该文对牧区生态移民的成因和途径做了初步的探索。我国牧区人口已超出了生态环境的承受力,许多牧民已经丧失了基本生产生活资料——草原。草原封育需要牧区进行生态移民,要用科学的发展观指导牧区生态移民;政府要用宏观、开放的视野指导牧区生态移民,不能局限在一时一地解决这一问题;向牧区未利用草原移民;改革牧区的第一产业,发展牧区的第二、三产业,为牧民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以减轻向系统外移民的压力;向农村和城镇转移,实现从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向系统外移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