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社会学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陈辉 《西北人口》2012,33(4):101-104,109
关中农民以家庭为中心安排生产生活;崇尚低成本、勤劳节俭的生活方式;生活意义来源于人的现实生活。其家庭经济模式不同于黄宗智所概括的"半工半耕",而是依然保持着传统小农的生活逻辑,即"过日子"。基于关中经验,笔者在阐释"过日子"内涵的基础上,讨论农民家庭经济的特性,并分析其对社会转型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当代,“过日子”逻辑包括子女成才、延续后代、家庭和睦、经济宽裕四个衡量标准和子女成才、延续后代两个优先级需求.农民教育选择服从“过日子”逻辑的考量.“过日子”逻辑下农民教育选择呈现历时性变化特征,教育机会向教育前景明朗的子女及男性后代倾斜,教育前景而非经济因素是决定教育选择的最重要因素.农村教育政策要将农民的“过日子”逻辑考虑进去.  相似文献   
3.
论“过日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是作者在自杀研究中的理论思考。作者在对自杀的田野研究中,发现中国的自杀现象与西方理论所描述的情形有极大的不同,其根源在于,西方的自杀学范式建立在基督教文明中的一套人性观和生命观之上。为了找到能解释中国自杀问题的理论框架,笔者使用了中国的日常语言"过日子"一词。按照"过日子"的概念,人的生活状态是从出生到死亡的一个过程,其中每个重要环节都发生在家庭中。因此,家庭成为人的基本生存处境,而不仅仅是一个社会组织。人生的幸福取决于家庭生活,而家庭的基本构成是人、财产、礼仪。那么,人的基本生活过程,就是如何处理这三方面的关系。自杀往往是家庭生活中的权力平衡导致的不公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有两位好朋友兴趣相投,结拜成了兄弟。他们两家人口、家产及收入不相上下,可不知什么原因,哥哥的日子越过越富裕,弟弟的日子却越过越贫穷。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