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3篇
人口学   11篇
丛书文集   4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0篇
社会学   2篇
统计学   4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This note exhibits two independent random variables on integers, X1 and X2, such that neither X1 nor X2 has a generalized Poisson distribution, but X1 + X2 has. This contradicts statements made by Professor Consul in his recent book.  相似文献   
2.
吴璟  徐曼迪 《统计研究》2021,38(9):75-88
本文围绕城镇家庭户自然增长、城镇家庭户机械增长和城镇存量住房拆除三项需求来源,设计了基于人口普查等公开统计数据定量测算城镇新增住房需求规模的系统性方法,对2001—2010年和2011—2015年间全国和各省份城镇新增住房需求规模进行测算与分析。在此期间新增住房供需关系经历了从基本均衡向供过于求的变化,同时存量住房拆除引致的被动需求取代城镇家庭户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引致的主动需求,成为新增住房需求的最主要来源。东、中、西部省份在新增需求规模、新增供需比、需求结构等方面表现出明显差异。本文还进一步对2021—2030年的发展趋 势进行了定量预测。由于三项需求来源均趋于下降,2021—2025年和2026—2030年间全国年均城镇新增住房需求规模预计将较2011—2015年间分别下降33%和53%。本文设计的城镇新增住房需求规模测算方法和预测思路能够为各级政府“十四五”住房发展规划编制、房地产企业战略制定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孙巍等 《统计研究》2020,37(9):44-55
在我国即将完成脱贫攻坚背景下,异质性在居民减贫并防返贫进程中逐渐起到关键作用。本文通过反事实分析法将收入分布变迁分解为均值、方差以及残差三种变化,进而将其引入贫困分解中,对我国农村及区域贫困进行分解。研究表明,引入收入分布变迁贫困分解结果具有稳健性,且农村居民收入增长效应与离散效应存在非对称性,提高收入已不足以弥补收入差距扩大带来的贫困加深效应,而异质效应和离散效应间存在对称性,居民异质性在减贫进程中逐渐起到关键作用。同时从区域视角看,东部区域异质效应减贫效果明显高于增长效应;中部区域增长效应和异质效应均具有显著减贫效果;而西南区域增长效应的减贫效果最显著。  相似文献   
4.
杨蕙馨  张红霞 《统计研究》2020,37(10):66-78
基于增加值和最终产品的生产分解模型,本文对我国制造业前向与后向产业关联下的全球价值链嵌入进行测度,实证分析全球价值链嵌入对技术创新的作用机理,并在此基础上重点探讨了吸收能力与技术差距两个重要情境因素的调节作用,同时,运用双重差分、工具变量法以及GMM动态面板模型进行稳健性检验,以控制潜在的内生性问题。研究发现:①我国制造业通过嵌入全球价值链的国际间知识溢出效应促进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②吸收能力能够强化这一正向影响关系;③技术差距在后向全球价值链嵌入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关系中呈倒U 型调节作用,而在前向全球价值链嵌入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关系中呈正向调节作用。本文推动了网络嵌入理论和知识溢出理论从组织网络向全球价值链领域的繁衍,丰富了全球价值链嵌入领域的研究成果,同时为我国制造业企业在参与国际分工过程中利用全球价值链嵌入实现技术创新能力提升提供重要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在工资差距分解问题中,研究者经常会遇到样本选择偏差问题,直接忽略会导致最终估计结果产生严重偏差,同时在众多工资差距分解方法中,相比于均值分解,分布分解方法更受研究者青睐。针对参数分位回归,本文首次提出可加形式与非可加形式的样本选择参数分位回归(SSPQR)模型,并基于这两类样本选择参数分位回归模型给出修正样本选择偏差后的参数分位回归工资差距分布分解方法。运用上述方法及已有的工资分布分解方法,借助CHNS2015年度城镇数据,本文研究了我国城镇男女工资差距及差距分解问题,得出以下结论:①男女工资差距主要来源是性别歧视问题;②经过样本选择偏差修正后,实际的工资差距更大,歧视问题更严重;③男女工资差距程度在不同分位点上结果不同,换句话说,我们不能简单地仅从平均水平来判断工资差距程度;④与其他已有方法计算结果比较发现,SSPQR计算的工资差距程度更大。  相似文献   
6.
This paper examines recent changes in weekly income levels and dispersion for Māori, New Zealand’s indigenous ethnic group. Changes in the Māori income distribution between 1997 and 2003 reflect rapid increases in economic growth and employment rate. A reduced proportion of people had zero or benefit-level incomes and a higher proportion had high incomes. Income inequality declined for working-aged Māori and was stable for employed Māori. The average income gap between Māori and Europeans declined. The increased Māori employment rate during this period was the single most important driver of changes in the Māori income distribution.
David C. Maré (Corresponding author)Email: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告一种金融时间序列预测的信号分析、信息融合与智能计算组合模型,简称FEPA,由针对金融时间序列(FTS)信号分析的经验模态分解(EMD)、用于数据降维的主成分分析(PCA)和用于非线性建模的人工神经网络(ANN)三部分组成。该模型首先应用滑动窗口截取原始金融时间序列最近期数据集,应用EMD分解算法把数据集分解成不同尺度的本征模态函数(IMF),然后通过主成分分析将分解后的数据降维,提取最有信息量的特征;然后将这些特征输入到神经网络进行组合预测。本文提出的组合预测模型FEPA是基于分解-提优-合成的信息融合思想,有效提高了预测可靠性。其创新点在于:1)首次给出了EMD算法的结构化表达,提供了今后融合更多信息的算法接口;2)通过多步长预测输出深入研究EMD分解的有效信息结构;3)通过切换到更细时间框架来处理EMD的端点效应,并探索了两级时间框架下的预测效果;4)给出了金融时间序列组合预测模型的一般性架构,具有可升级性和可扩展性。并且通过滑动窗口EMD使得实证更能切近实际。通过在沪深300股指和澳大利亚股指上的实证,结果表明FEPA预测模型在沪深300股指日线和15分钟线上的预测命中率高达78%和82%,在澳大利亚股指日线上也达到了74%的命中率,经比较,明显高于文献中常见的5种模型。  相似文献   
8.
I compare language learning trajectories for Black and White children over the first 3 years of life using data from the Early Head Start Research and Evaluation study (EHSRE) 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timing and source of divergence in early language skill.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at while controlling for racial differences in family background and a measure of the home language environment cannot entirely account for disparities in language acquisition, interactions between age, race and maternal education, and between race and a time-varying measure of the home language environment play a significant role. I show that returns to parental education and the home language environment, in terms of language learning, are higher for White children than their Black peers. Specification checks confirm that these results are robust to alternate definitions of child language and the home language environment, and that no interactions between race, age and any of the other covariates are significant. I discuss possible explanations for these race specific education gradients, including measurement error and test bias. In addition, I address relevant empirical issues in estimating language growth with respect to linguistic inputs and the home language 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9.
One strand of educational inequality research aims at decomposing the effect of social class origin on educational choices into primary and secondary effects. We formalize this distinction and present a new and simple method that allows empirical assessment of the relative magnitudes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effects. Contrary to other decomposition methods, this new method is unbiased, is more intuitive, and decomposes effects of both discrete and continuous measures of social origin. The method also provides analytically derived statistical tests and is easily calculated with standard statistical software. We give examples using the Danish Longitudinal Survey of Youth.  相似文献   
10.
制造业项目结构分解过程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项目分解中工作分解结构方法的不足,以制造业项目为例,考虑项目产品本身的构造及特点的基础上,综合项目产品的工艺装配过程、产品数据管理技术以及项目组织结构,构建了项目结构分解的过程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了详细分析,应用该模型能够更加科学、合理地进行项目分解,确定项目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