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2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7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48篇
社会学   7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诗作为中国古典诗歌中的精品,千百年来广为传诵,经久不衰,晚唐诗人李商隐的诗作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通过国内外诸多名家的翻译,唐诗在英语文化圈中得到了日益广泛的传播;然而,唐诗的译介仍然面临挑战,这源于诗歌翻译是选择的艺术,而选择的过程不可避免受到译者主体性的影响。形式转换、意义传递或文化移植都需要充分发挥译者主体性。在对译者主体性进行理论诠释的基础上,可以结合哲学阐释学的视角,从"诗歌意义中未定点的存在与阐释"和"译者主体性为唐诗多译本现象的内在理据"两个方面探究李商隐诗作英译的多元阐释现象。多义性作为李商隐诗作的内在本质,是中国古诗的主要特点之一,也是促使译者发挥主体性、对源语文本意义进行多元阐释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文学史与诠释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袁世硕 《文史哲》2005,3(4):35-41
诠释学是对文学作品如何进行诠释的学问。诠释学的基本问题也是文学史研究的基本问题。诠释基本上是一种认识,文学作品对诠释有一定的规定性。对古代文学作品的诠释,历史条件的重建是应有之义,诠释的原则是科学的历史主义。  相似文献   
3.
解释学是当代西方最重要的哲学思潮,解释学意识正在广泛地渗透到各人文学科的研究中,将解释学方法运用于新闻文本的解读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些创造性的启示和发现。从解释学视角考察新闻文本的特征,其鲜明的“作者消隐”特征和“受众指向”为读者独立的、多元的解读文本提供了一定的合法性,但是透过受众多元解读的表象,新闻文本的实质却是一种传播者本位的活动,受众本位没有实现的理论和实践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哲学解释学的解释理论与复杂性探索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解释学作为一门关于理解与解释的学科,古已有之。古代神学解释学与法学解释学是关于理解、解释与应用的技巧,亦称解释技艺学。以施莱尔马赫、狄尔泰为代表的近代解释学,认为解释是排除误解进行复制,本质上是一种重建解释学,被当作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论。由海德格尔奠基,加达默尔发展完善的哲学解释学,使解释学的发展实现了从方法论向本体论的转向,加达默尔围绕着理解这个论题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哲学解释学体系,包括:理解是此在的存在方式;理解是在成见的推动下不断创新的过程;视域融合是理解得以发生和进行的过程;视域融合与用语言对话是同一个过程。解释理论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认知思维的复杂性,具体表现:视域融合的自组织性;视域融合的整体涌现性;视域融合过程的曲折性;视域融合的开放性。哲学解释学以无视物质与精神、主体与客体对立统一关系的姿态,把认识过程、语言过程独立化,使"主体虚化"、"真理退场"、"客观性丧失",具有明显的反传统哲学的后现代性质;其复杂性维度对复杂性探索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BackgroundHeideggerian hermeneutic phenomenology has been used widely to understand the meaning of lived experiences in health research. For midwifery scholars this approach enables deep understanding of women's and midwives’ lived experiences of specific phenomena. However, for beginning researchers this is not a methodology for the faint hearted. It requires a period of deep immersion to come to terms with at times impenetrable language and perplexing concepts.ObjectivesThis paper aims to assist midwives to untangle and examine some of the choices they face when they first come to terms with an understanding of this methodology and highlights the methodology's capacity to reveal midwifery authenticity and holistic practice.DiscussionThe illumination of a selection of various concepts underpinning hermeneutic phenomenology will inform midwives considering this methodology as suitable framework for exploring contemporary midwifery phenomena.  相似文献   
6.
《Marriage & Family Review》2013,49(3-4):275-295
In this multiply-authored account, five academicians discuss the connections between their work as clinicians and their clinical qualitative research. Each saw connections between practice and research, and each in her or his own domain of interest has found that practice informs research and research informs practice. This article also introduces three major types of qualitative clinical family research: conversational analysis, recursive frame analysis, and hermeneutic phenomenology.  相似文献   
7.
叶浩生 《社会科学》2007,(3):110-117
主流心理学表现出经验主义、个体主义和普适主义的方法论特征。这些特征给心理学的发展带来了诸多的困境,表现在心理学的破碎和分裂、引发科学心理学和人文心理学两种文化的冲突和与社会文化的脱节。释义学提供了一种不同于经验实证主义的科学观的方法论,其质化的研究方法更适合心理现象的探讨。同时,释义学对理解的文化历史背景的强调对于克服心理学中的个体主义和普适主义也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张一兵 《求是学刊》2003,30(2):19-26
在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阿尔都塞是以科学方法论标识自己的哲学特征的.当他的这种准结构主义解释模型进入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领域时,的确给前苏东式思想史论以猛烈的冲击.其中令人耳目一新的观点,就是他对思想史目的论和起源论的批判.此外,阿尔都塞还对传统马克思哲学史研究中著名的"颠倒说"进行了反向审省.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哲学阐释学的视角对文学文本的阅读的本质特征进行了论述,指出文学文本阅读的历史性、开放性决定了阐释的多样性,释义主体的“此在”性决定了阐释的循环;并论证“道可道,非常道”这一道家哲学命题是对文学文本阅读的经典诠释。  相似文献   
10.
熊十力的立志说乃是一种阐释态度论,属于其修养工夫论的一部分,始于1924年,成熟于1949年。阐释态度来自于修养工夫,立志是修养工夫的入手处。熊十力强调必先立志而后可以读经,其实就是主张修养工夫与阐释态度先于阐释方法。以超越心理学意义的"本心"为基础来构建修养工夫论与阐释态度论,正是中国阐释思想的一个重要特点,也是与西方现代阐释学的一项基本区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