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98篇
  免费   115篇
  国内免费   46篇
管理学   154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9篇
人口学   292篇
丛书文集   221篇
理论方法论   182篇
综合类   1425篇
社会学   169篇
统计学   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86篇
  2021年   77篇
  2020年   97篇
  2019年   74篇
  2018年   83篇
  2017年   80篇
  2016年   72篇
  2015年   81篇
  2014年   128篇
  2013年   144篇
  2012年   119篇
  2011年   145篇
  2010年   126篇
  2009年   135篇
  2008年   111篇
  2007年   146篇
  2006年   137篇
  2005年   109篇
  2004年   117篇
  2003年   86篇
  2002年   64篇
  2001年   66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ProblemIn countries where education programmes are assessed as meeting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there is limited knowledge about the challenges facing midwifery education.Background/aimThe positive impact of quality midwifery education on maternal and newborn health is acknowledged by the World Health Organisation. However, there is limited research identifying the issues faced in providing quality midwifery education.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identify the challenges and determine priority projects to strengthen midwifery education across 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MethodsA two-round Delphi study with experts in midwifery education was undertaken.FindingsIn round one, 85 participants identified an initial 366 issues for midwifery education. Through thematic content analysis these were categorised into 89 statements reflecting five major themes: In round two, 105 midwifery experts from Australia n = 86 (79%) and New Zealand n = 23 (21%) rated the 89 statements in order of priority. Across the combined data (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 a total of 19 statements gained consensus of ≥80%.DiscussionFive priority themes were identified including; (1) enabling success of First Peoples/Māori midwifery students; (2) increasing the visibility and influence of midwifery within regulation, accreditation and university governance; (3) determining how best to deliver the clinical practicum component of programmes; (4) reviewing midwifery programmes to enhance design, content and delivery; and (5) ongoing education and support for the midwifery workforce.ConclusionIn 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 it is imperative that collaborative work is undertaken to design and action identified projects addressing these priorities.  相似文献   
2.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六条对为合法经营活动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行为进行独立规制,是新型犯罪罪状表述抽象化与罪状解释具体化、信息时代信息价值多元化与危害行为多样化、现代社会犯罪治理精细化与刑法评价精准化的内在要求.为合法经营活动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行为相关规范要素中的“为合法经营活动”应理解为主观超过要素,“获利五万元”应作严格解释,“曾因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应作广义解释,“其他情节严重”应包括信息数量标准.  相似文献   
3.
认为应将国有控股公司纳入反垄断法的规制框架 ,规制的目的是为了控制市场过度集中和行政权的侵入 ,在此基础上 ,可以把国有控股公司区分为行业性国有控股公司和综合性国有控股公司 ,并提出了具体的反垄断法对策。  相似文献   
4.
我国公司法上的监事会,是对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的业务执行进行专门性监督的常设机构,该专门性监督能否取得实效将直接影响公司的经营绩效及利害关系人的利益,而明确监事会的业务监督权限是提高监督实效的关键。本文通过与日本法的比较研究,以2005年公司法增设的勤勉义务(Duty of Care)为焦点,对公司法修改后的股份有限公司监事会的业务监督范围及内容进行了新的解读与探索.  相似文献   
5.
中国银行业规制性进入壁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行业规制性进入壁垒是影响我国银行业市场结构、银行机构市场行为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我国银行业绩效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对银行业进入规制进行改革,降低规制性进入壁垒,确保银行业进入规制的科学与适度,是进一步深化我国银行业改革,提高银行业整体绩效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6.
调节教学评价是以推进素质教育为宗旨 ,以“反馈矫正”为基本手段 ,以评价主体间的双向动态调节为主要特征 ,促进教师和学生共同发展的过程。调节教学评价的具体实施程序为 :发展定向—评价反馈—调节矫正。具体的实施要求是 :确立多元化评价指标 ,注重评价的反馈调节功能 ,质的评价和量化评价相结合 ,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他评与自评相结合  相似文献   
7.
随着技术水平以及人们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市场力量不断进入到公共物品的提供领域,然而由于公共物品对于社会公平、公正带来的重要影响,政府会对市场提供公共物品时进行有效管制,而最主要的管制模式就是进行价格管理。文章利用Wickstro¨m(2001)的模型,分析了政府在对市场提供公共物品进行管制时的效率问题,指出在成本信息不对称时政府管制的效率可能很低,反而给社会福利造成了比较大的损失,同时企业利润也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8.
实现对国防产业的有效管制,必须解决竞争规则与竞争程序不平等的问题,尽快建立管制规则和与之相应配套的法律法规。其意义在于通过引入非公经济,为国防产业发展提供一个有效的竞争平台和机制;民营经济的引入可以在节约公共财政开支的同时为国防开支增加资金来源。  相似文献   
9.
WTO下的美国和欧洲反倾销法及我国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世界贸易组织 (WTO)反倾销守则最终将世界范围内的反倾销立法与实践统一起来。然而 ,作为反倾销措施适用最多的美国与欧共体 ,其国内立法和具体司法实践仍有很大不同 ,加上新的反倾销守则在诸如反规避措施的规定上未达成一致意见。因此 ,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 ,反倾销守则将与各国国内立法与实践并存 ,这在反倾销措施日益成为贸易保护主义者首选手段的国际经济环境中显得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大清律例》作为中国古代最后一部封建法典,无论从制定过程、体例结构和内容等方面均继承了《大明律》,并有所发展;尤其是在继承明律的基础上,根据当时社会形势的发展变化随时进行损益,对维护清朝两百多年的封建统治起了重要作用。清律对明律成功的继承和发展,对今天继承传统法律、移植西方法律、完善社会主义法律、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