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67篇
  免费   504篇
  国内免费   26篇
管理学   480篇
民族学   1062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185篇
丛书文集   465篇
理论方法论   509篇
综合类   3047篇
社会学   1363篇
统计学   285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76篇
  2022年   90篇
  2021年   98篇
  2020年   181篇
  2019年   193篇
  2018年   239篇
  2017年   268篇
  2016年   199篇
  2015年   200篇
  2014年   257篇
  2013年   835篇
  2012年   424篇
  2011年   466篇
  2010年   370篇
  2009年   326篇
  2008年   352篇
  2007年   449篇
  2006年   442篇
  2005年   319篇
  2004年   319篇
  2003年   236篇
  2002年   246篇
  2001年   244篇
  2000年   97篇
  1999年   62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51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ABSTRACT

Scholarly textbooks often follow a logic where suitable empirical cases are selected to illustrate the theoretical and analytical points that we as scholars want to make. But what would happen if we would do the opposite: build a textbook on a novel written by a novelist for such purpose and let the theories explain the actions and emotions of fictional characters? In this article, we share and reflect upon our experiences of co-authoring a textbook in organization theory together with a professional novelist. We argue that the novel can function as an eye-opener in organizational analysis, forcing us to look beyond more static and rationalistic perspectives on organizations as well as the stereotypes of such. We build and relate our experiences to the growing literature about using fiction in scholarly work and discuss the potential of such genre-bending work when we bring in flesh and blood into the analyses.  相似文献   
3.
This report evaluates the extent of perceived and enacted HIV/AIDS-related stigma in a rural setting in Zambia. Stigmatisation is abundant, ranging from subtle actions to the most extreme degradation, rejection and abandonment. Women with HIV and pregnant women assumed to be HIV positive are repeatedly subjected to extensive forms of stigma, particularly once they become sick or if their child dies. Despite increasing access to prevention of mother to child transmission initiatives, including anti-retroviral drugs, the perceived disincentives of HIV testing, particularly for women, largely outweigh the potential gains from available treatments. HIV/AIDS related stigma drives the epidemic underground and is one of the main reasons that people do not wish to know their HIV status. Unless efforts to reduce stigma are, as one peer educator put it, “written in large letters in any HIV/AIDS campaign rather than small”, stigma will remain a major barrier to curbing the HIV/AIDS pandemic.  相似文献   
4.
Book reviewed in this article:
Joan Dunayer, Animal Equality: Language and Liberation  相似文献   
5.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馆藏台湾少数民族文物约 4 0 0余件 ,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和学术价值。目前 ,已展示了部分文物 ,还计划推出有关专题展。对于研究者 ,也将提供图片或展示实物等服务 ,以期充分发掘和利用其文物价值。  相似文献   
6.
积德屯村是一个随明代大规模屯田而入滇的汉族村落,在周边白族的包围下生活了几百年。作为一个区域性“少数民族”,积德屯村基于共同的族群血统的历史记忆和地域(行政区划)两个认同要素,把可行性的根基认同与可见的工具利益汇合,实现了族群的认同,并在现代化的背景下显示出了极强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7.
朝鲜族的民族文化底蕴是中国朝鲜族两重性文化长期积淀的结果。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 ,朝鲜族形成了注重秩序、积极入世、民族传统心理与现代意识集于一身、重视结果而忽略过程的民族性格 ,在这种民族意识的支配下 ,延边注重旅游资源的有序开发 ,注重品牌效应 ,也重视打造民俗形象  相似文献   
8.
刘涛 《延边大学学报》2008,41(4):130-133
语言中的基本范畴词是人们认识世莽的基础,在此基础上人们通过转喻、隐喻来认知更抽象的概念和事物。俄汉语中的“рука——手”同属基本范畴词,具有很强的转喻:隐喻能力。通过手部动作认知、情绪认知、场景认知、权势认知、身体结构认知等方面研究俄汉语认知域中转喻与隐喻的交互作用在词汇层面的连续体关系,将有助于从实证的角度对比分析俄汉语转喻和隐喻思维模式的异同,探求造成两个民族认知差异的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9.
自上世纪70年代末中国开始吸引外资以来,跨国公司的活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日益增强。对于民族地区吸引外资,目前尚存在诸多误区,主要是片面从数量上强调GDP,而忽视跨国公司利润的所有权问题,夸大跨国公司对民族地区的正效应,低估甚至忽视其对民族地区经济安全带来的威胁。应该从正、负两面考察跨国公司对民族经济的影响,客观地剖析两大利益主体之间的博弈,充分意识到跨国公司的进入对民族地区经济安全构成的威胁,并制定有效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0.
论东汉王朝对北匈奴的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谓汉欺之 ,谋欲犯塞 ;谓宜还南所掠生口 ,以慰安其意。”章帝从袁安议 ,许之 ,令“度辽及领中郎将庞奋倍雇南部所得生口 ,以还北虏 ;其南部斩首获生 ,计功受赏如常科”。企图平衡南、北匈奴的关系。由上可知 ,在光武帝建武二十七年至和帝永元元年 (公元 5 1- 89年 )期间 ,北匈奴或因“惧于见伐” ,或因欲与汉合市 ,多次遣使求和亲 ,而东汉王朝则出于“冀其交通 ,不复为寇”的目的 ,与北匈奴保持了时断时续的通使、合市关系。当然 ,由于北匈奴时时寇边侵掠以及东汉王朝在处理南、北匈奴问题上的摇摆性 ,东汉王朝对北匈奴采取的以通使、合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