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58篇
  免费   636篇
  国内免费   149篇
管理学   526篇
民族学   298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336篇
丛书文集   1293篇
理论方法论   747篇
综合类   8843篇
社会学   1273篇
统计学   326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123篇
  2022年   174篇
  2021年   219篇
  2020年   222篇
  2019年   216篇
  2018年   228篇
  2017年   256篇
  2016年   294篇
  2015年   334篇
  2014年   674篇
  2013年   1056篇
  2012年   820篇
  2011年   978篇
  2010年   745篇
  2009年   728篇
  2008年   754篇
  2007年   834篇
  2006年   934篇
  2005年   822篇
  2004年   750篇
  2003年   719篇
  2002年   501篇
  2001年   516篇
  2000年   317篇
  1999年   113篇
  1998年   51篇
  1997年   59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0 毫秒
1.
农地产权结构是搭建土地增值收益分配与宪法秩序有效链接的重要桥梁.从农地产权结构变迁的视角看,我国传统土地增值收益的国有化机制实际在很大程度上符合1982年宪法所确立的社会主义地租国有原则及地利共享秩序.然而,由于宪法土地条款一开始就被注入了地利分配具有倾向性的思想基因,长此以往便忽视了农民作为整体分享土地增值收益的"另一半宪法秩序".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国家进行了"同地同权"、赋权于"民"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其实质是宪法秩序的延续而非替代,我国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的主要机制仍是征地补偿制度.要实现我国土地增值收益的公平分享,必须回到社会主义"国家—集体"一元论的完整地利共享秩序中来,并遵循实质平等的要求,通过以"人的城镇化"为目标对区片综合地价进行限定、采取倾向于农村及农业发展的"土地财政"政策、打破城乡户籍二元制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等方案,推动农民全过程参与、共享土地利益.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获得前所未有的飞跃发展,而社会结构却明显滞后于经济结构,社会管理中的各种问题和矛盾日益凸显,社会结构基本呈现亚稳态特征。当今社会建设的核心是创新社会管理机制,优化调整社会结构。  相似文献   
3.
The Coalition for a Healthier Community (CHC) initiative was implemented to improve the health and well-being of women and girls. Underpinning CHC is a gender-based focus that uses a network of community partners working collaboratively to generate relevant behavior change and improved health outcomes. Ten programs are trying to determine whether gender-focused system approaches are cost-effective ways to address health disparities in women and girls. Programs implemented through coalitions made up of academic institutions, public health departments, community-based organizations, and local, regional, and national organizations, are addressing health issues such as domestic violence, cardiovascular disease prevention, physical activity, and healthy eating. Although these programs are ongoing, they have made significant progress. Key factors contributing to their early success include a comprehensive needs assessment, robust coalitions, the diversity of populations targeted, programs based on findings of the needs assessments, evaluations taking into consideration the effect of gender, and strong academic–community partnerships. A noteworthy impact of these programs has been their ability to shape and impact public, social, and health policies at the state and local levels. However, there have been challenges associated with the implementation of such a complex program. Lessons learned a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相似文献   
4.
5.
针对我国政府、企业和银行等金融机构共同关注的债转股问题,基于债务协商谈判思想,建立部分债务股权互换模型,计算公司证券价格,探讨了债转股对公司价值、破产概率、破产损失成本和资本结构的影响,给出了银行等债权人愿意债转股的充分条件。结果表明:在事先破产清算协议贷款下,事后全部债转股总能提高公司股权价值,但并不一定能提高债券价值。只有其协商谈判能力满足一定条件,公司债权人才愿意事后选择债转股,实现帕累托改进、提高社会福利水平。其次,在公司股东协商谈判能力的一定范围内,部分债转股能提高公司价值,其最优转股债息比例随着公司资产风险的增大而增加。再次,债转股能降低公司破产风险和破产损失成本,但同时也提高了债券风险溢价。最后,随着股东谈判能力增强,最优协商转股债务比例、杠杆率都减少,而债券风险溢价增大。本文所得结果对我国政府、企业和银行如何实施债转股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6.
系统总结了在伸展构造背景下,导致反映构造特征的地层倾角模式复杂化的多种因素。沉积相的不同、岩性变化、井眼状况和测井作业时间等多种因素都可能使地层倾角资料复杂化。进一步指出在拉张盆地中,进行倾角资料的构造解释,必须了解其构造样式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解释存在的多解性。重点解剖了铲式断层在横剖面情况下,对于不同构造位置下的倾角模式。详细分析了一个倾角模式对应多种构造样式的倾角构造解释实例。倾角资料的构造解释应是综合解释,既要综合井筒的相关地质资料,又要综合测井与地质知识,还必须考虑综合地震资料。  相似文献   
7.
本文运用发生学的方法,揭示共同体观念的语词生成和共同体思想的理论建构。第一部分,作者指出,共同体这个语词在西方语言中源于共善和公共,具有丰富的内涵。第二部分,作者指出,共同体是古希腊罗马哲学和政治学的重要概念,在哲学形上学和伦理学的语境下,共同体与共善的关系密不可分;而在政治学的语境下,共同体是公共的名词化和实体化,共善则是建构人类社会的纲领和目标。把善提升为至善是一条哲学伦理学的理论建构通道,而把善提升为共善,则是哲学政治学的通道,与哲学伦理学的理论建构通道并行不悖。第三部分,作者指出,奥古斯丁批判地吸取了柏拉图和西塞罗的相关思想,然后以公义为纲,建构了他的理想共同体———上帝之城。奥古斯丁对共善的探究,直接导致对理想共同体的理论建构。他的理想共同体以信仰为核心,以伦理为共同体成员的守则,以秩序与和谐为共同体的特色,以普爱为共同体生存与发展的动力。  相似文献   
8.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真”思想,它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对“共同体”科学分析论述的基础上,结合当今世界发展的总体趋势不断探索、不断实践、不断发展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和”“善”的思想,因为它充分汲取了中华文明的优秀基因,将中国传统文化中“和”与“善”的思想推向全世界。人类命运共同体是美丽的思想,因为它不仅准确把握了时代的主题,力求构建美丽新世界,还将全人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转变为现实的动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马克思主义在21世纪焕发强大活力的显著象征,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和平思想的集中体现,是贡献给世界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9.
政府是污染减排的重要主体,了解其行为对污染减排的作用对提升污染减排效果及实现中国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创造性地将政府减排目标纳入研究框架,构建面板门槛模型,从工业污染排放总量的角度分析政府减排目标、产业结构、经济规模等因素对地方污染减排的影响,并用工业污染物强度进行稳健性检验。结果显示,政府减排目标对污染减排的作用存在阶段性不同:经济发展初级阶段,政府减排目标对污染排放总量的作用方向为正; 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时,作用方向为负; 两者之间存在适应性调整阶段,作用方向具有不确定性,但总体由正向作用向负向作用转变。产业结构对工业污染排放总量的作用方向因污染物种类而异,经济规模对工业污染排放总量作用方向为正。  相似文献   
10.
民族记忆既是传承民族文化基因的载体,也是彰显民族文化基因的重要文化表征。民族记忆作为延续民族历史和文化基因的内在根基,通过传承民族历史文化、建构民族身份、塑造民族形象等形式传承和彰显民族文化基因的内在特征。以瑶族为代表的少数民族文化基因是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挖掘瑶族民族记忆中蕴含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文化基因,并阐释其内在的价值与意义,对培育和铸牢我国各民族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