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2篇
管理学   4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23篇
理论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46篇
社会学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全球化与武术文化世界化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化不仅仅局限于经济领域,还包括政治、军事、文化等领域,它实质是以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集团为主导的,西方强势文化利用其资本、技术和市场优势对其他弱势文化的渗入、控制或强制“输出”。在西方“文明示范”面前,“拿来”的精神气魄固然重要,但“拿出”也同样不容忽视。当前,武术世界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过分偏重武术技术的推广和交流,而轻视武术文化的传播。因此,我们要把握全球化为武术文化世界化发展提供的历史契机,“推武术以布中外,敷文化以及四方。”  相似文献   
2.
杨汉立 《民族论坛》2012,(13):62-63
<正>侗族文学要出精品力作,要多培养些大师,这是一个难题,也是一个必须在新世纪上中叶完成的任务。这个课题值得大家研究。那么,究竟应如何下工夫呢?我作为一个与侗族有着割舍不了的感情的苗族作家,有一些自己的不成熟的想法,但凭一篇小文是说不清楚的,只能算作简而言之。归结起来,我以为还是要立足民族、放眼世界。这也许并无新意,但却是实实在在的。说立足民族,并不排除侗族作家能在非本民族题材上取得成功,比如柯原就写下了大量非侗族题材的诗  相似文献   
3.
在英美新批评派、结构主义者与后结构主义者的反意向主义思想基础上,戴维·赫尔曼进一步思考有关意向性问题,强调在叙事交流过程中采取意向立场的重要性。为了建构意向性理论,赫尔曼提出一分为二的研究方法,从两个不同但相关的维度审视叙事与意向性之间的联系。他认为,一方面故事根植于意向系统中,即“故事的世界化”;另一方面意向系统根植于故事中,即“世界的故事化”。此外,他还探讨叙事语境中的意向性,指出意向性存在于人类的会知结构中。赫尔曼对意向性问题的论述观点新颖、内容翔实、逻辑缜密,不仅充实了叙事理论的内涵,也为跨学科叙事学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论文化全球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刘悦笛  佑素珍 《学术论坛》2002,46(1):142-145
全球化是个多层次的发展性概念 ,经济、政治与文化的全球化是其中相互关联的三个方面。从文化结构上看 ,全球化使各民族的实用性文化日益趋成一种普遍的全球性文化 ,但它们的理想性文化却有可能保留下来而呈现多元共生的发展态势。从全球化构成上看 ,其实现的途径主要有人类、民族国家、民族社会、个人这四个层面 ,文化全球化问题在个体层面上特别凸显。世界化与民族化的辩证统一 ,是全球文化建设应遵循的根本原则 ,它包括“全球价值的地域化”与“本土经验的全球化”两个互动的方面  相似文献   
5.
周仲庚 《领导文萃》2011,(2):121-126
花木兰是民族的,但是把花木兰变成世界的是迪斯尼;酱油是民族的,但是让酱油进入全球超市的是日本;杂技是民族的,但是把杂技融入世界的是加拿大的太阳马戏团。如果缺少了世界观,中国可以从"来料加工"提升到"来料创新"或"原料输出",但是难以到达"原料创新世界化",更别谈"来料创新世界化"了。  相似文献   
6.
面对近代中国尖锐复杂的文化冲突,胡适提出了充分世界化的方案,试图克服各种变相的“中体西用”论及其中蕴藏的虚骄自大心理。这是一个被视为“全盘西化”论、强调自我反省和自强开放的中国现代文化建设方案。尽管其中的缺陷十分突出,但对推进中国的民族复兴大业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8.
五四:世界化及其理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新宇 《齐鲁学刊》2004,5(3):136-143
五四新文化运动选择了世界化的文化建设路径。在现代化这一目标制约下,世界化就是西化,西化就是现代化。虽然"全盘西化"作为一个汉语词汇是后来才出现的,但五四时期已经存在这种倾向。《新青年》集团批判"特殊国情论",反对"调和折衷论",目的都在于推进中国的充分世界化。他们之所以主张充分世界化,主要理由是西方文明比中国文明进步,而进步的标准则是更有利于人的生存和发展,更能够保障人的自由、尊严和权利。  相似文献   
9.
21世纪,文学理论学科建设面临新的形势,其实质在于进一步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深化和优化"文"与"史"、"人"与"美"的关系为宗旨,以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所构成的审美关系为基础核心,着重解决文学理论学科建设的民族化、世界化和当代化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中国文化向何处去",是新世纪中国和世界关注的重大课题.本文从五个方面作出了自己的回答,从"妖魔化中国"走向文化对话以消除误读;文化霸权主义的终结与文化多极多样化的提出;文化整体创新是"国家软实力"提升的标志;反对"去中国化",坚持东方文化世界化;生态文化的启示与精神价值整体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