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14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10篇
管理学   154篇
劳动科学   18篇
民族学   86篇
人才学   50篇
人口学   17篇
丛书文集   772篇
理论方法论   238篇
综合类   1522篇
社会学   256篇
统计学   50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75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73篇
  2015年   127篇
  2014年   215篇
  2013年   157篇
  2012年   238篇
  2011年   226篇
  2010年   189篇
  2009年   183篇
  2008年   245篇
  2007年   172篇
  2006年   174篇
  2005年   286篇
  2004年   148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中朝两国共产党建立之前和建立初期,双方并没有直接的接触和联系。然而,共同的命运还是把它们联系在一起,其主要表现就是一些在华朝鲜革命者以个人身份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朝鲜境内建党受挫以后,朝鲜共产党人把活动重心转移到中国的东北地区。由于各方面的压力,在东北的朝鲜共产党各派组织先后主动或被迫解散。得到共产国际的支持后,中国共产党广泛吸收朝鲜革命者入党,在短时间内迅速扩大了自己在东北的实力,同时也承担了帮助朝鲜共产党再建的责任。"九一八"事变后,中共中央号召在东北开展武装抗日斗争,而在东北的朝鲜人则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随着中共的斗争方针逐步转向以抗日为主,在中国的朝鲜共产党人最终完全融入了中国共产党的队伍。  相似文献   
2.
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是长江南岸的最后一块红色根据地,是在全国其他各路红军离开原有根据地后,由红二、六军团会师后建立的,为我国革命战争的胜利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文章以"扩红运动"为研究维度,从三个方面进行深刻论析。面对国民党的"围剿"、根据地内反动势力的迫害以及薄弱的地方武装力量,"扩红运动"的组织发动显得迫切需要。"扩红运动"的组织发动不仅对打击封建反动势力、维护苏维埃政权、壮大革命队伍、策应红军长征,以及保卫土地革命成果、扩大中国共产党的影响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而且还对当今密切党群关系、处理民族关系、加强军队建设等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与发展产业旅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业旅游是 2 0世纪 5 0年代开始崛起的旅游活动。所谓专业旅游 ,就是把产业活动及其成果作为旅游的对象 ,把经济性存在转化为旅游性存在。本文认为 ,东北有着丰富的产业旅游的潜在资源 ,充分挖掘和开发这些潜在资源 ,大力发展产业旅游 ,可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步伐 ,并对如何发展东北产业旅游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依据振兴东北经济规划,深入分析赤峰市在蒙东和东北地区经济振兴中所处的地位及其战略关系,认清自身优势,以促进赤峰经济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5.
《中文信息》2008,(4):22
蜂桶寨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4万公顷,位于雅安地区宝兴县境内的夹金山北段东北坡,跟雅安市80公里。由蜂桶寨自然保护区、夹金山公园和锅巴岩组成。群山延绵,翠谷纵横,森林茂密,箭竹遍地,悬泉瀑布,溪水长流,是大熊猫、金丝猴等珍稀野生动物的天然乐园,也是珙桐,  相似文献   
6.
论儒家文化对东北婚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几千年来,我国东北地区少数民族不断地兴衰更替,在中原占统治地位的儒家文化却不断向东北地区传播与渗透。儒家文化在东北地区却不断地为历代统治者所接纳,从而对东北的民俗不断地产生影响。就婚俗而言,从汉代《仪礼.士昏礼》的“六礼”传入东北,至晚清时期仍然保持着“六礼”形态,这是儒家礼仪文化自汉代以来在东北地区不断传播的结果。我们看到儒家文化生命力的同时,也看到在儒家文化影响下东北婚姻民俗所呈现的多彩的形态。  相似文献   
7.
河北师范大学戴建兵教授与河北省社会科学院王晓岚研究员合著的《罪恶的战争之债———抗战时期日伪公债研究》一书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于2005年9月正式出版了。该书230余页,近20万字,是近期抗日战争史和日本侵华史研究的少有力作。作者在书中对以往人们较少关注的日本通过发行公债方式对华进行经济掠夺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剖析,揭示了日本发行公债的实质是对华进行经济战,通过它对沦陷区进行经济掠夺和破坏,从而实现其“以战养战”的目的。这一问题的研究,再次暴露了日本侵华的根本目的是要将中国变成其殖民地、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  相似文献   
8.
抗战时期,我国抗日民主政权制定的劳动立法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它高度重视对弱势劳动者的保护,提高了人民群众的劳动积极性,促进了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面临的形势和困难。提出了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应从充分挖掘利用东北地区自身的教育资源,加强重点学科人才的培养,树立科学的人才评价观方面提供人才保证。强调指出人力资源管理,在做好应对来自国外挑战准备的同时,还应在管理模式和管理理念上做好与国际接轨的准备,为东北经济走向国际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为从根本上改造基层政权,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华中抗日根据地广泛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民主选举运动。根据地颁布了一系列法令、条例,使选举规范化;人民群众在实践中也充分发挥智慧创造了适合自己的选举方式。选举体现了广泛性、平等性、真实性的特点。这一运动使基层政权性质彻底改变,为争取抗战乃至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提供了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