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5篇
  免费   7篇
管理学   96篇
劳动科学   4篇
民族学   5篇
人才学   4篇
人口学   4篇
丛书文集   60篇
理论方法论   9篇
综合类   111篇
社会学   23篇
统计学   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王弼对<易传>"时"的观念进行创新和升华,主要集中在对<周易>十二卦<彖辞>"时"的阐释上.王弼对<颐>等四卦<彖>之"时"的理解是紧紧围绕"君子有为"这个思想脉络的,他把"时用"之"时"辩证理解为某种较为复杂甚至糅相反含义为一体的原则,从而提出"用有时也"的观点,显示了其<易注>深邃的哲学义理层度.在王弼看来,"时义"的深旨就是<周易>体现出的有为的政治哲学.  相似文献   
2.
春秋战国时期,道家从“法自然”出发,认为人的本性是动物性的自然特征;远古的社会是理想的,有为是社会混乱的根本原因;因此他们对儒家用有为政治治国的主张展开批判,提出人应该返回到无为的原始状态。本文试对道家的这一思想作简要析评。  相似文献   
3.
<正>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这句耳熟能详的话,在我们的日常人际交往中应用甚广。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训导后人,对他人之过失应给予宽容,这才是一个君子的作为。  相似文献   
4.
《南方论刊》2014,(6):I0008-I0010
一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在广大党员干部与班子成员的共同努力下,深圳市龙岗区平湖街道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全面深化改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真抓实干,开拓进取,全力以赴促转型、谋发展、惠民生、保稳定,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建设和发展都取得了良好成效。  相似文献   
5.
模型化尼古拉斯-卡尔多经济增长系统,采用动态状态空间模型法从漏出、注入视角,研究中国1978-2015年经济增长系统的结构动力与演化变迁主线,结果表明:第一,政府消费的共享溢出式注入、城镇消费的纯漏出是系统变迁的两条主线;第二,出口以系统外注入、农村消费以纯漏出、进口以漏出形式,并且前者以促进为主,后两者以抑制为主的路径作用于经济增长。为锁定并强化勤俭节约、有为政府、组合监管,彰显中国经济增长系统的特质,释放特质功能,实现经济增长系统良性变迁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6.
《孟子·尽心章句下》以简约的语言叙述了这样一个历史故事:"盆成括仕于齐,孟子曰:‘死矣盆成括!’盆成括见杀,门人问:‘夫子何以知其将见杀?’曰:‘其为人也小有才,未闻君子之大道也,则足以杀其躯而已矣。’"这个两千多年前的故事带给我们四点启示。  相似文献   
7.
《决策探索》2006,(1):1-1
新春好!当您读到这期杂志,正是新春来临之际,愿她能给您带来新春快乐!《决策探索》杂志社全体人员给您拜年!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老子》关于春秋战国时期现实世界违“道”特点的解读及其提出的建构理想社会的政治、思想、军事主张的考察,认为同“无为”一样,“有为”也是《老子》思想的重要内容。在其“小国寡民”的社会理想的实现过程中,“有为”是手段,“无为”是目的。而老子的“有为”思想既为当时的政权建构提供了一个政治理论框架,又为此后道教修养提供了一定的方法论指导。  相似文献   
9.
老龄工作是党和政府的重要工作,老龄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老龄事业发展,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老年人的根本利益,不断满足广大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让老年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保障改善民生、有效解决老年人切身利益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0.
从严治党实践中的领导干部“为官不为”问题及其规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形势下,领导干部"为官不为"的表现形态是:碌碌无为"庸"、敷衍了事"懒"、不敢担当"避"、消极怠工"散"。造成领导干部"为官不为"的成因主要是:从严治党力度加大,引发不良心态和本领恐慌;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革命意志衰退;领导干部选任、考核、淘汰等体制机制存在短板;受不良文化因子及传统心理积习影响,缺乏担当精神。规制领导干部"为官不为"问题可从四个方面入手:以强化纪律约束为抓手,突出能力建设,做实关爱体系;以解决思想问题为根本,树稳理想信念,筑牢宗旨观念;以完善体制机制为基础,健全选任机制,规范考核体系,畅通淘汰渠道;以营造文化环境为重点,清除"为官不为"的不良文化基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