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803篇
  免费   1284篇
  国内免费   282篇
管理学   8994篇
劳动科学   1417篇
民族学   726篇
人才学   1480篇
人口学   480篇
丛书文集   15313篇
理论方法论   3346篇
综合类   24811篇
社会学   2956篇
统计学   1846篇
  2024年   188篇
  2023年   689篇
  2022年   696篇
  2021年   1052篇
  2020年   952篇
  2019年   891篇
  2018年   403篇
  2017年   740篇
  2016年   966篇
  2015年   1737篇
  2014年   4004篇
  2013年   3235篇
  2012年   3557篇
  2011年   4197篇
  2010年   3945篇
  2009年   4226篇
  2008年   4912篇
  2007年   3716篇
  2006年   3287篇
  2005年   3434篇
  2004年   3477篇
  2003年   3185篇
  2002年   2399篇
  2001年   1997篇
  2000年   1530篇
  1999年   672篇
  1998年   390篇
  1997年   222篇
  1996年   223篇
  1995年   140篇
  1994年   119篇
  1993年   53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2年   1篇
  1957年   1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集中力量办大事"是中国共产党成就事业的重要法宝,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马克思协作理论有助于深入理解集中力量办大事制度优势的政治经济学逻辑。集中力量办大事实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全社会范围内的大协作,因此具有协作的一般积极效应,但是在生产资料所有制基础、资源要素配置方式、生产目的及生产指挥等方面与资本主义协作存在本质区别,同时在应用范围、生产速度、决策效率、调动积极性等方面具有显著优越性,实现了对资本主义协作的超越。  相似文献   
2.
信息社会的本质是能够产生个人信息法律关系,信息流是解构个人信息法律关系的关键,也是个人信息法律关系产生的直接动力.个人信息法律关系的主流构造分别以信息自决、隐私和人格权益为基础,其中,国家利益成为个人信息法律关系构造中不可忽视的力量.三种构造模式分别体现出个人与企业,个人与国家,个人、企业和国家三者之间的利益平衡.由于利益平衡体现出的幸存者偏差效应,个人信息法律关系的构造以主体场域信息自治为中心,具有合理性和现实性.  相似文献   
3.
新时代的中国文艺制度建设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以人民性为核心,强调文化自信,积极推动文化创造,因而具有了人民性、中国性和文明性的三重内涵,这是对百年中共文艺制度建设理念的继承和弘扬。人民性的实质是要塑造觉醒了的现代新国民;中国性的维度强调的是“建立中华民族的新文化”,树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文明性强调的是要讲好中国故事,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最高的美学追求。  相似文献   
4.
《东岳论丛》2018,(1):90-103
领导着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共,从大革命时期开始就持续不断地进行着对用民主政体取代专制政体的探索。人民代表大会制就是中共通过自身的政权实践,并对各种民主政体权衡比较兼收并采后作出的最后选择。按照民主集中制组织起来的人民代表大会制,不但直接体现了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一民主政治的最高原则,并且因与人民群众保持紧密联系而具有独特的政治优势。这种适合中国国情的政体形式,在新中国成立后构成了完全形态的人民共和国的政权体系。  相似文献   
5.
吕廷君  喻中 《领导科学》2015,(10):20-21
<正>"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发展模式和架构的顶层设计。有人认为法治政府与法治社会是一种此消彼长的"零和博弈"关系,这显然是失之于偏颇的,有必要从法理上加以辨析。在法学理论看来,法治社会就是社会组织和公民权利的法治化,包含两层意思:一是社会治理的法  相似文献   
6.
相对于应试教育和社会化教育而言,素质教育是大学最本质意义上的教育。从教育是学生主体自身的教育看,素质教育是学生主体本位教育。正是学生作为教育活动的主体性存在,才产生了教师主体性的教育活动。所以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本质上不是一种主客体的关系,而是一种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从教育主体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看,素质教育是学生主体本位教育。作为社会主体的人,都有自我发展的内在要求。正是主体自身这种发展自我的内在要求,构成了其不断成长的内在动力。教育功能的发挥,只有走全面开发受教育主体素质之路,才能事半功倍、业绩卓然。但教育功能的发挥主要不是通过教育者的教育过程和手段来实现的,而是主要通过受教育主体自身的艰苦努力来实现的。所以受教育者主体的确立,就显得特别重要。  相似文献   
7.
8.
随着《关于深化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见》和《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航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陆续发布,我国通用航空的市场已经逐渐明朗.与巨大市场形成反差的是我国关于通用航空的法律体系不够完善,要保障通用航空的健康发展,认清我国通用航空现实的法律状况并完善相关法律制度是较为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