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5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25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13篇
人才学   5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64篇
理论方法论   10篇
综合类   63篇
社会学   27篇
统计学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介绍两类乌鲁木齐回民汉语中出现的、汉语方言中少见的双焦点辅音,并简述这两类双焦点辅音的发音特点、分布状况和成因。  相似文献   
2.
《决策咨询通讯》2006,17(6):91-91
全国部分省(区)市决策咨询工作网络第十七次年会,于2006年9月19日至23在辽宁省沈阳市召开。来自四川、辽宁、陕西、黑龙江、安徽、浙江、新疆、广东、江西、海南、北京、上海、天津、深圳等14个省(区)市和武汉、成都、乌鲁木齐、沈阳、大连、合肥、抚顺、宜宾、凉山、南充、舟山、嘉兴、重庆万州区、芜湖、包头、锦州、台州等17个市州(区)的决策咨询机构共66位代表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3.
神兵天降     
《阅读与作文》2011,(2):57-57
19世纪初,在中亚细亚地区。有一个叫浩罕的封建王国。1865年,出兵侵占了我国新疆。为了收复失地,当时的清政府派出了军队,于一个严冬的清展,向驻守在乌鲁木齐以南达坂城中的侵略军发起了进攻。当守军从酣睡中惊醒后,他们发现无数异于常人、体形高大、身着黑衣的巨人已将整座城池团团围住了。这些守军吓得魂飞魄散,以为是神兵天降,于是呼爹喊娘,四处逃窜。  相似文献   
4.
《新疆社科信息》2009,(2):31-32
乌鲁木齐海关统计,今年一季度,我区部分口岸货物进口激增。  相似文献   
5.
地名产生于特定的历史阶段,记录着区域历史发展和社会变迁,形成独特的地名文化.乌鲁木齐是古代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要道,复杂的自然环境、亚欧大陆腹地的区位条件、众多部落与族群迁徙交融、多元文化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建设,孕育了独特的区域地名文化.多民族地区地名文化对记录历史事实、传承优秀文化、促进社会进步和长治久安具有重大历史意义,亟待保护.  相似文献   
6.
晚清时期,新疆的中心由伊犁转移到乌鲁木齐,对于这种变化,从地理位置、军事、经济、商业、政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说明了这种情况发生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7.
拉姆 《中国民族》2014,(12):22-23
八月份来新疆南疆的旅行者,会赶上喀什地区最甜美的果实——无花果。成熟的无花果碧绿中泛着黄玉般光泽,吹弹可破。它们被小心地放在垫了厚厚叶片的柳条筐内或大托盘中,再由维吾尔族商贩顶在头上沿街叫卖。如果你有意购买,商贩会放下柳筐或托盘,从最上层拿起,论个儿卖,10元4枚,不还价。喀什的无花果实在甜美而娇嫩,即使乘飞机,最远只能到乌鲁木齐,还必须两天之内售出。  相似文献   
8.
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王家沟街道新园社区里,有一间被居民亲切地称为“阳光超市”的居民活动室,每天总有不少居民进进出出.奇怪的是,居民总是拿着一些卡片进屋,出来的时候却拎着一些日常用品。社区居民开心地告诉记者,这些用品不是用钱买的,而是用一张张积分卡换来的。这神奇的积分卡是怎么来的呢?  相似文献   
9.
邵纯 《社会科学论坛》2009,(10):156-160
2009年初,新疆党校李受恩教授从乌鲁木齐寄给了我一本《鸦片战争实录》,作者是1924年生于日本神户的陈舜成,中文译者是卞力强。此书使我想到今年6月3日至25日是虎门销烟170周年,明年是鸦片战争170周年。因此我怀着很大的兴趣,认真地阅读了《鸦片战争实录》这本书。但我很失望。  相似文献   
10.
乌鲁木齐民族居住格局在清乾隆后开始形成,按民族分区居住的形式在清末至民国时期已是一种常态.民国后期,由于居住格局的不断调整,各民族的市内迁移不断发生,使原来各族的居住格局逐渐演化为“小聚居,大杂居”的格局,并且随着城市现代化的发展,这一过程仍在进行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